首次註冊 u8hk.com 成為會員需透過Google登入,成功登入後可以設定用戶名及密碼。

簡約公屋等3年可申請!輪候公屋最遲4年半封頂


  • 港府亦銳意縮短公屋輪候時間,表明將其即時「封頂」,目標是於2027年由現時輪候6年大幅降至4.5年。資助出售房屋新建單位面積則會「封底」,每單位不少於約280平方呎,並落實「公屋提前上樓計劃」,以分階段建屋方式,助1.2萬戶提早3至18個月上樓。

    0f6eca22-46c6-4fe1-9e81-d31e95f9306b-image.png

    政府今日(19日)表示,根據《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最終報告,未來30年(2019至2048年)整體土地供應將達7,000多公頃,比需求的6,000多公頃,超出1,000多公頃。根據《長遠房屋策略》推算,未來10年公營房屋需求是301,000個單位。政府表示已找到足夠土地,可興建達360,000個單位。然而,由於未來10年公營房屋落成量分布不均,只有約3分之1單位於第一個5年期,即2023-24至2027-28年度落成,另外3分之2單位要留待第二個五年期,即2028-29至2032-33年度)落成,以致輪候公屋時間很長。

    特首李家超今日(19日)宣讀任內第一份《施政報告》,並大篇幅提及增建房屋藍圖,包括選址短期內未有發展計劃的政府和私人土地,推出由組裝合成所建、租金較低的全新「簡約公屋」,予輪候「上樓」三年或以上人士以「雙排隊」方式申請,並以家庭優先,目標未來五年建3萬個單位,令屆時的整體公屋供應增一半至近16萬個。

    cdf4ea09-7c2e-42eb-9f73-991285f79137-image.png

    因此,由財政司司長和副司長領導的「土地及房屋供應統籌組」和「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已提交首份百日工作報告。經考慮兩份報告的建議後,政府會推出全新「簡約公屋」,未來5年興建約30,000個單位,增加約四分之一公營房屋供應;結合「簡約公屋」和傳統公屋,令未來5年(2023-24至2027-28年度)公營房屋總建屋量,較上一個5年期(2022-23至2026-27年度)大幅增加約五成。政府會利用短期內未有發展計劃的政府和私人土地,以標準簡約設計和「組裝合成」快速建成「簡約公屋」。

    輪候傳統公屋三年或以上人士可申請入住「簡約公屋」提早上樓,以家庭為優先。入住人士可保留輪候傳統公屋的位置,之後遷入傳統公屋。「簡約公屋」會配備傳統公屋的基本設施,租金較同區傳統公屋低。政府會向立法會申請專項撥款興建和營運「簡約公屋」。同時會繼續與民間協作,落實已規劃約20,0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
    e53627a7-e26a-4569-9de5-76a822c95d0a-image.png

    另外,輪候公屋時間即時「封頂」,目標是結合「簡約公屋」和傳統公屋總供應量,將現時約6年的輪候時間「封頂」,在4年內(即2026-27年度)降至約4年半;新建單位面積「封底」,所有於2026-27年度起落成的資助出售房屋一般實用面積不少於26平方米,新落成公屋(一至二人單位除外)一般室內樓面面積不少於同等水平。未來五年推出足夠私營房屋土地,以滿足《長遠房屋策略》估算需求,穩定私樓供應。

    政府會壓縮造地程序,「生地」變可建屋「熟地」縮短約三分之一至一半時間;善用市場力量,提升公私營協作,推出先導計劃鼓勵私人發展商參與興建資助出售單位;及加速造地,長遠建立土地儲備,掌握土地供應主導權。當局也會推出「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指數,反映申請者綜合輪候傳統公屋和「簡約公屋」的時間。以新增申請者和回收公屋單位數量維持現水平不變計算,目標是在四年內(即2026-27年度)把「公屋綜合輪候時間」由六年降至約四年半;落實「公屋提前上樓計劃」,政府會以分階段建屋方式,加快落成部分公屋單位,預計未來五年有約12 000個單位可讓市民提早約3至18個月上樓。

    當局也會使用「組裝合成」提速 — 建議房委會規定所有在第一個五年期新落成的公營房屋項目採用「裝配式設計」,並在合適項目採用「組裝合成」;至第二個五年期,不少於一半項目採用「組裝合成」。房協亦會在更多公營房屋項目採用「組裝合成」;推出全新「私人發展商參與興建資助房屋先導計劃」提升公私營協作,在下個財政年度起分批推出三幅土地,讓發展商投標興建資助出售單位,以指定市價折扣率售予合資格人士。先導計劃亦鼓勵發展商申請改劃其擁有的私人土地興建資助出售單位;及採用「設計及建造」模式加快建屋,建議房委會第二個五年期至少一半單位採用「設計及建造」合約模式興建以提速、提效、提質。
    60169b49-eb71-49df-92d8-591cde47c868-image.png
    在「提質」方面,當局會為公營房屋居民打造更舒適的公共空間、設施及屋邨環境。房屋局局長會主持專責小組,為新公營房屋項目制訂「幸福設計」指引。政府亦建議房委會挑選五條現有公屋屋邨作為先導計劃,在五年內分階段研究和落實進一步改善措施,締造更有「幸福感」的居住環境。
    69e778e0-16ff-4ecb-94cc-75949acc661c-image.png
    李家超表示,會將全港十八區會劃分成不同小區,廣納地區組織和團體成為小區的「關愛隊」,凝聚各界建設社區,包括青年和少數族裔。「關愛隊」會推展關愛活動,例如探訪有需要人士。不過,李家超未有提及招攬「關愛隊」的方式、管理方式及資源調配等細節。
    c34371de-29cf-4a43-a6b9-73b3e00870b0-image.png
    現屆區議會任期將於明年年底完結,李家超表示,已要求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聯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進行地方行政檢討並作出建議,確保未來安排符合《基本法》及「愛國者治港」原則,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 記得曾蔭權時代係講三年上樓:)


  • 過渡房屋改名當新政-0-


  • 計埋Delay...都係十年後啦

  • 熱心網友

    不如興建更大更好的公屋啊

  • Moved from 公屋討論區 by  公屋2022 公屋2022 

網友回覆

  • 荃灣喜盈|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轄下第二個過渡性組合房屋項目「喜盈」3月31日截止申請,目前已收到400多份申請。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指「喜盈」的4人或以上單位只得4個,目前申請已經超額20倍,反映大單位供不應求,期望政府於末來簡約公屋項目增加大單位供應,同時容許過渡性房屋營運團體可靈活安排大家庭人住兩個小單位。
    843dfec7-4745-4be8-b78f-02b8e81e2bc5-image.png
    劉先生已以單人身份輸候公屋接近10年,他希望可搬到過渡性房屋居住,以及可以更快輪候到公屋:「等咗成十年,都76歲,都唔知有冇咁長命再等。」
    aa432a1c-9511-410b-893f-80e5ec2befd2-image.png
    社協根據房屋署就輪候冊上一般公屋申請者安置情況進行分析,逾三年又未曾獲配屋的68,600宗申請中,3人及以上家庭則佔 54% ,但過渡性房屋因資助有限,4人或以上單位供應偏低。

    施麗珊以「喜盈」為例,4人或以上單位只得4個,目前的申請已經超額20倍,反映大單位供不應求。她建議政府於末來簡約公屋項目增加大單位的供應,同時容許過渡性房屋的營運團體可以靈活安排大家庭人住兩個小單位。

    +2

    施麗珊又提到全港超過 22 萬人正租住不適切居所,另一方面過去數年公屋輪候時間雖稍微回落,但仍然高達5.5年,非長者單身更是十多年,預視基層市民短期難以改善生活環境。然而,過渡性房屋的居住年期只有3年,大多數住戶均未能銜接到上公屋,違反了計劃原意。

    在「喜盈」申請過程中,施麗珊指不少居民表示都害怕勞師動眾入住後又要花費搬遷,甚至再次轉工及學校,甚至重回劏房,到時租金可能又已再上漲,以致得不償失。居民希望政府可以延長過渡性房屋租用期。另外,社協亦希望渡性房屋的資助可包括基本電器,因現時營運團體要四出找贊助,建議如工程有餘額,應批准可以用於購買抽油煙機及冷氣機等基本電器。
    32f18402-491c-4416-b4dc-522b8bc35749-image.png
    76歲的劉先生以單人身份輸候公屋接近10年,目前仍居於劏房,空間極小,放了床後已近乎沒有空間走動,但租金水電煤等雜費加起來卻高達3,000元一個月:「住到心都淡,但唔住又唔得。」
    49b9f3d0-4fbf-4d24-a7e5-cd3cff83999f-image.png
    他希望可搬到過渡性房屋居住,以及可以更快輪候到公屋,「等咗成十年,都76歲,都唔知有冇咁長命再等。」珍姐亦以單人申請公屋,至今等了四年,目前居住在劏房中,希望如可到過渡性房屋居住,可以可以住到有公屋,不用搬遷多次。

    閱讀更多
  • nNAeJPe1ASe7GQDmzpSE5GTKvbMquTE-HVoBwh1aAcI.jpeg

    簡約公屋|60歲的何先生帶著記者,推門擠進他一百呎的深水埗劏房內。他身後的窗戶貼有藍天白雲的圖片,為終日不見陽光的房間增添了一點生氣。過往政府推出的過渡性房屋政策未有為他帶來曙光,如今政府力推簡約公屋,為他的「上樓夢」帶來一點希望。

    hHqm1HZ7_ayqwbx4-rGqzMpas9TTobpWeUNGMHlDRjA.jpeg

    未來五年,政府將興建三萬個簡約公屋單位,在傳統公屋供應未到位前,為劏房住戶提供短期居所。然而簡約公屋選址偏遠、成本高昂,卻只屬臨時性質,亦與過渡性房屋功能重疊,遭到各方批評。

    推出簡約公屋前,政府已為劏房戶提供具過渡功能的公共房屋。早在2018年,政府便開始發展過渡性房屋,資助非政府組織推展與營運多個項目。不過大部分項目租期只有兩年,部分選址亦較偏遠,令不少基層市民卻步。

    元朗攸嶨道的選址旁只有一條單程路及單車徑,附近有不少地產舖、汽車美容店,卻沒有街市或超市。(大學線授權使用)
    4kG8zjvIHYslSUsFm7BJ8emZP-4DhLCvtDZ0YLQ2dGA.jpeg

    簡約公屋選址「食住行」一覽(大學線授權使用)
    TIeRx0Eld7jgZeJZVNwqaLritMmsmfXWXyjnPF8o5zw.jpeg

    香港首個以「組裝合成」建築技術興建的過渡性房屋項目「南昌220」去年11月結束兩年營運期,2月18日開始拆遷工程,模件會遷至位於大埔黃魚灘的過渡性房屋重複使用。未來簡約公屋將使用「組裝合成」建築技術興建。(政府新聞公報照片)
    aR7VR_jD0MWWwXuX7jqH6xraBVKTXQ3Ryu6o4MruqOA.jpeg

    比較未來五年公營房屋單位和不適切居所住戶走勢。(資料來源:香港房委會公營房屋預測建屋量。*按照房屋局《長遠房屋策略》周年進度報告2018年至2022年「居住環境欠佳的住戶」的年均增長率(2.075%)推算而出。註:不適切居所包括寮屋、商業和工業大廈、板間房、劏房等)(大學線授權使用)
    WTf9UQ1n-2Z_SJoFL-Qo3T8v27RuY2Hlm_Ob05vzm9M.jpeg

    閱讀更多
  • 政府計劃在五年內興建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並公布八個選址,包括港島區的柴灣常安街/常平街;九龍區的啟德世運道、牛頭角彩興路;新界區的屯門第54區、屯門第3A區、元朗攸壆路、上水蓮塘尾及小欖樂安排。為解決房屋問題,政府推出「簡約公屋」,以縮短輪候公屋時間。項目近日有更新,公布了選址及有關細節,然而造價及選址問題卻引起公眾廣泛關注,到底發生過什麼事?

    71006009-f9f0-41bb-9d48-1fe4659ed9f5-image.png

    其中,啟德世運道項目惹來最多爭議,該區不少居民反對。雖然啟德居民代表是支持「簡約公屋」政策和政府理性解決基層房屋問題,但他們反對有關項目佔用第二個核心商業區(CBD2)規劃之土地,並促請政府盡快糾正錯誤。

    啟德世運道佔地5.7公頃,距離港鐵站約10分鐘步行距離,將會以組裝合成建築法興建17至19層高樓宇,預料可提供約10,700個單位,佔項目總數約三分之一,規模等同一個沙田第一城。

    有關地皮具經濟用途潛力,那選址會影響啟德的樓價嗎?無可否認,「簡約公屋」的出現,商業用地改為住宅發展,難免對附近的樓價有影響,這不只令業主憂慮,發展商亦難以決定一手新盤的日後定價及部署。

    不幸中的大幸是,不計算興建時間,這些土地一般只會用五年,之後便會拆卸,並交還發展局作商業發展用途,所以長遠而言,其影響相對較少。此外,政府亦承諾會做好交通配套,相信即使更改回原本用途,都會繼續保留,無疑有利於啟德發展。

    而另一個爭議點是「簡約公屋」建造成本過高,有人認為單位居住數年就要拆卸,政策浪費公帑,並不符合成本效益,建議不如直接提供現金補助,以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

    整個項目原本造價約268億元,以3萬個單位計算,每個單位的平均成本約90萬元,較傳統公屋的65萬元高。其後政府作出了調整,經建築署最新估算後,整體開支減少約9.5億元,估算每個單位造價介乎為53萬至65萬元,其中一個壓縮成本的方法,是不為住戶提供冷氣機,故可省去2億元。

    在一片爭議聲中,立法會工務小組最終通過了首批簡約公屋約149億元撥款,涉及啟德及牛頭角等四個項目。以現時的情況來看,政府決定難以收回,唯有希望他們不會「食言」,啟德發展成本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的定位沒有改變

    閱讀更多
  • 相隔60多年,社會環境不可同日而語,特區政府亦設定公營房屋佔七成供應比例,為公屋「升呢」創造連鎖效應,有助市民「住好啲」。「簡約公屋」早前掀起熱議,但這項短期措施充其量只能「止止咳」,長遠而言,「高端公屋」更值得研究。例如可在新界相對偏遠地區興建空間較大、設施齊備、環境優美的公屋單位,吸引年長住戶遷入,接着騰出一些市區公屋讓年輕家庭入住,實現有機流轉。港英政府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興建廉租屋,僅視為脫貧中轉站,始終沒把公屋起得「太靚」,避免住戶失去上流奮鬥心。

    4d01fa0c-59f5-45de-b819-02cbe19e3155-image.png

    事實上,簡約公屋其中一大爭議在於選址問題,當局最初挑選4幅地皮,全皆位於新界偏僻地段,比起元朗同心村過渡房屋項目更隔涉;而同心村目前入住率僅約六成,這難免令人擔心簡約公屋落成後可能乏人問津,嘥錢兼嘥心機。畢竟現正輪候入住公屋的申請者屬於相對年輕家庭,父母須打工搵食,子女要上學讀書,遠離市區將令生活成本加重。

    港府後來為簡約公屋再增加4幅地皮,其中3幅位於市區,分別來自啟德、牛頭角和柴灣。然而「順得哥情失嫂意」,此舉引起鄰近私樓屋苑部分業主不滿,特別是啟德項目擬建逾一萬個簡約公屋單位,政府遭批評規劃錯亂,影響該區CBD 2(第二核心商業區)的定位。

    無論如何,簡約公屋即使能夠排除一切爭議,透過立法會拿到撥款,順順利利按計劃落成,頂多也只是短期「止咳」之計。一來該政策總共提供3萬伙,整體規模有限;二來所有單位居住期僅5年,之後便會拆卸,住戶亦須搬走,屆時政府要為他們再覓安身居所。

    覓地較易 長者基層達雙贏
    相較於「簡約」,長遠更應引入「高端公屋」。例如歷來都有人倡議,政府可選址新界較偏遠位置興建面積較大、設施較齊、環境優美的公屋單位,吸引年長住戶遷入,從而空出市區公屋讓年輕家庭落戶。此舉至少有三大好處,首先有助紓緩「覓地難」,起碼新界地區潛在土地儲備相對充裕;其次可為年長人士改善居住環境,讓他們有機會由狹小殘破的舊公屋遷到寬敞舒適的新居,享受優游生活;最後,年輕基層家庭能夠加快上樓,並進駐市區公屋,有利於打拚事業和學業。

    然而,港府對於「高端公屋」概念似頗有保留,這關乎公屋政策「前世今生」。話說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前,本港並無所謂公營房屋(公務員宿舍另計),直至1953年石硤尾木屋區大火,港英政府為安置災民才首次興建臨時徙置大廈,後於1958年推出恒常性的廉租屋邨政策;繼而在1973年配合「十年建屋計劃」,把徙置大廈和廉租屋邨合稱為公共屋邨,由房屋署統一管理及規劃。

    在很長時間裏,香港奉行「大市場小政府」、「積極不干預」理念,即使為照顧基層而興建公屋,卻主要視作「脫貧中轉站」,期望公屋居民獲得安身蝸居後努力打拚,很快有條件遷往私樓,然後空出公屋單位容納新一批基層家庭。因此,港府一直沒把公屋起得「太靚」,免令住戶失去上流奮鬥心。就如電影《食神》對白:「張枱有咁窄得咁窄,張凳有咁迫得咁迫,咪等啲友坐得咁舒服,食完嗱嗱聲好走!」

    時移世易 上流方程式失靈
    這條「上流方程式」確實曾經是香港寫照,現今不少富豪及社會成功人士出身於蘇屋邨、華富邨、牛頭角下邨等初期公屋,一步步進階,往往首先搬到美孚新邨、太古城等中產屋苑,之後再上流半山、南區豪宅地段,譜寫「獅子山下精神」。

    惟時移世易,距離第一座廉租屋邨(北角邨,即現時「海璇」豪宅所在位置)落成已逾60年,經濟及社會情況經歷重大變化。一方面,本港經濟漸趨成熟,階層上流速率放緩,公屋戶普遍長住數十年,甚或「代代相傳」,倘無額外誘因,難以期望他們主動交出單位。同時,政府在2018年發布《長遠房屋策略》,敲定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由「六四」改為「七三」,即七成供應屬公營房屋。

    換言之,政府為公屋「升呢」,便相當於改善逾半市民居住環境;況且「高端公屋」還將促進公屋單位有機流轉,讓想「住大啲,住靚啲」或者「住近啲」的家庭各取所需,整體上有助提升社會效益。更進一步看,參照新加坡經驗,當公營房屋質素日益追近私樓,會刺激私樓發展商精益求精,摒棄不思進取,否則難以吸引買家。一句到尾,目下香港「食神式」公屋理念已經不合時宜,「高端公屋」值得認真研究。

    高天佑

    閱讀更多
  • 應該都多人搶住既

    閱讀更多
  • 政府在提交給立法會的文件内提出,現今香港公營房屋供應不足,有部分市民長期居於不適切居所,如劏房等。相當一部分劏房的居住環境擠迫、衞生惡劣,居民長期受噪音、鼠患、蚊蟲滋擾,部分劏房更是厨厠不分。這些問題引起居民負面情緒,甚至導致家庭衝突,對兒童成長更是貽害無窮。而簡約公屋的興建,則是爲了使上述基層市民的居住環境在短期内即可獲得改善,簡約公屋首批約149億元撥款在立法會工務小組獲得通過。。

    簡約公屋.jpeg

    在心懷幫助基層市民的良好願景同時,一個社會公認的事實就是,簡約公屋的建設成本以及相應的機會成本都價值不菲,因此針對計劃的執行細節,應當慎重考慮實際需求,做到精準幫扶,以免出現社會資源的錯配和浪費。

    建造意願與市民需求或有偏差

    必須指出,並非所有劏房戶都是簡約公屋政策需要幫扶的目標,只有真正飽受惡劣居住環境以及沉重的租金負擔所苦的群體,尤其是有兒童、康復人士及年邁長者的家庭,才應獲配簡約公屋。但這個群體的實際規模如何,而當中又有多少市民有意願遷入簡約公屋,目前都未有準確和科學的統計數字。倘若在需求人數以及有意願入住人數都缺乏數據的情況下,便開始進行簡約公屋建設,很有可能出現建造數目與市民實際需求的偏差。

    考慮到簡約公屋高昂的成本,最終如果建造數目過多,導致簡約公屋空置和社會資源浪費,絕不是公共政策制定者所樂見的。

    報名情況可反映簡約公屋的需求

    針對這個問題,建議政府應採取「先招租,後興建」的原則。簡單來說,房屋局要儘快開放簡約公屋的預先登記 ,讓有意願入住簡約公屋的市民在簡約公屋開始建設期前就提供相關資料。在此情況下,市民的報名人數可以反映社會對於簡約公屋的真實需求,而報名市民的經濟、年齡、健康、家庭人數等狀況亦可以反映對於簡約公屋需求的迫切性。

    處理各種複雜的社會問題,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簡約公屋建設的問題上,先瞭解實際需求,再決定投資量,經濟成本的付出才能有所回報,政府施政也才會更加明瞭和令人信服。

    舉例而言,如果符合資格的報名戶數遠超3萬戶,政府應盡快開啓建設簡約公屋,甚至進一步尋覓新的適合土地。但若登記入住意願的戶數只有1萬戶,興建簡約公屋便應基於實際需求,不需要為建而建,建足3萬。

    閱讀更多
  • 政策開始偏向窮人

    閱讀更多
  • 在一片爭議聲中,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昨以34票支持、0票反對及1票棄權下通過相關項目,即政府申請逾149億元,用以興建第一批共4個「簡約公屋」項目,及為第二批餘下4個「簡約公屋」項目進行施工前期工序,並且建議在財務委員會作進一步討論。政府早前公布8個「簡約公屋」興建選址,且指相關選址已達到5年3萬個單位的目標供應量,惟被指造價過高及選址配套不足,惹來當區居民不滿,包括啟德世運道等。多名議員在會上關注啟德的交通承載能力,有議員批評政府推動簡約公屋時沒有與居民溝通,更有議員批評政府是「情感挾持理智」。

    20230201JAB004__20230201_L.jpg

    交通欠奉 當局僅稱會配合

    曾向警方申請在啟德選址遊行,其後撤回的議員楊永杰表示,關注當局如何實施兩年建築期及5年使用期的時間表。他又指啟德站承載力不足,而當局只是稱會增加兩條巴士線,關注當局會否重組啟德運輸系統。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強調5年使用期之後會交還用地,以作商業發展,啟德第二個核心商業區的目標亦不會變。當局又指會監察交通情況及盡量配合,目前的交通配套亦能支持啟德興建簡約公屋。

    社福界議員狄志遠批評政府在推動簡約公屋時沒有與居民溝通,指如果當局在事前和居民商討可解決市民憂慮,對事件有幫助。他又要求政府確保簡約公屋居民能租期完結時「上樓」,不需要再重回社區。何永賢回應指有關項目需要盡快落實,當局在完成工程研究後,便需要立即公布,當局現時已派官員落區和區議員以及市民溝通。

    議員李鎮強問及政府會否考慮引入有經驗的內地勞工興建簡約公屋,加快項目進展以及節省成本,又指現時使用組裝合成法建屋,是根據香港的標準製造,問及政府能否使用內地標準大批生產,以節省成本。何回覆稱組裝合成法的好處,正正是可以將工程分配在內地分批進行,節省建築時間,重申組裝合成法可採用內地建築技術,惟最終標準需跟隨香港要求。

    另一議員鄧家彪又關注政府如何確保位於新界的簡約公屋可以有高的入住率,指若然只有三、四成入住率,議會以及政府同樣會被市民問責。何回覆指為解決新界入住率問題,當局已投放資源在製造交通配套,例如巴士站,所以造價會增加。她又指房委會已掌握公屋輪候者的資料,政府會主動向他們推廣簡約公屋。

    議員狠批「情感挾持理智」

    對於多名議員批評政府解說不足,邱達根形容「情感挾持理智」,亦問及拆遷簡約公屋的成本,指政府有必要向社會交代。何永賢指現時房屋供應「頭輕尾重」,政府只能從短期用地入手,政府在處理簡約公屋過程要快,至於拆遷成本已包在現有合約中。

    首批共4個簡約公屋項目分別位於元朗攸壆路、屯門第3A區、牛頭角彩興路、啟德世運道,以提供約17,000個單位。政府表示,如獲財委會批准第一批簡約公屋項目,預計約2,100個在元朗攸壆路的簡約公屋單位最快可在2024至25年度落成,其餘14,900個單位分別將在2025至26和2026至27年度分階段落成。至於為第二批餘下共4個簡約公屋項目,分別位於上水蓮塘尾、屯門第54區、柴灣常安街/常平街、及小欖樂安排,涉及約13,000個單位。

    楊永杰在會後表明一直支持簡約公屋項目,但認為政府未能清楚交代如何確保在兩年建築期及5年使用期屆滿後釋出用地,以及交通和社區配套等問題。他又指對議案通過是預期之內,稱若然政府能在財務委員會上解答交通和文康等問題,自己同樣將會投下贊成票,又提到自己會持續和政府交流。就有關文康設施的問題,發展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何珮玲在會上透露,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計劃興建綜合大樓,包括圖書館、體育館、室內游泳池等設施,會盡快展開技術可行性研究,希望可以在「第二個五年」展開建造工程。

    閱讀更多
  • P

    @公屋2022 啟德建簡約,市區地輪候者搶住要,不過易請難送,五年後政府如迫遷,居民肯定抗議要求原區安置,咁樣又要再拖五至十年,啟德建簡約手尾長,未來該區發展受影響拖慢

    閱讀更多
  • 政府早前公布8個簡約公屋選址,包括啟德世運道項目,但引起啟德區內部份居民反彈,該區多個私人屋苑多個業委會今、明兩天(4日及5日)在啟德區內自發擺設街站,收集簽名反對啟德簡約公屋選址,今日至下午收集到約1.18萬個居民簽名。業委們代表重申正研究就事件申請司法覆核。

    啟德區內多個私人屋苑業委會繼周五(3日)發出公開信反對在世運道選址建簡約公屋後,今日(4日)再在區內四個地點擺設街站,呼籲居民反對選址。居民代表批評政府事前未有就項目諮詢居民,同時要求局方將世運道選址延後至第二期撥款,以作諮詢。他們又指,已與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及楊永杰會面,並正研究就事件申請司法覆核,簽名行動周日(5日)繼續。

    StdbCanbimKMn65fxitciGpM93MQHapIXQBWZEcAVmQ.jpeg V1Wh9tY14tQyWimZlxT1O9itVCcgpzZ9pnvDYLx7w2A.jpeg JTFp72s3k1Aj6FNvZVsJlTegN-PtG2fSVJfv2U6X79k.jpeg QDQT8Vzy8tq8Hdp6Elyf8z6n2eEruUd0FNT10A7U9dA.jpeg O6F6pNzQavq985ScF68CLDB5N808ulG-686bRfHOm0U.jpeg Y0oV18Tqt6PWTainlOs_4OIsu4w1ZdH0Qa8dbVuvHW0.jpeg StdbCanbimKMn65fxitciGpM93MQHapIXQBWZEcAVmQ-2.jpeg Od4CZAMdk7ryJ3jl7KACG3SZCFGe263OXjAzAUQwMwE.jpeg ri12l2TTyREbABhrsWsgLkh-30O8cd7q_wmG6eUJhuk.jpeg SK1jNbohlzLQitLY56hi-2_Y4kBJULQCZ87GPn3Oxj4.jpeg 1D8LO9QlYewfaDs7GQ2gB5X0ftgw0Z9DfblCrWe5Qq0.jpeg

    閱讀更多
  • 隨着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拉長,基層市民居住於不適切住房的時間就愈長。要大刀闊斧改變困局,增加及加快公屋供應是關鍵;但覓地建屋需時,短期紓緩措施亦必須考慮。上屆政府就推出多項支持過渡房屋的措施,惟現實是過渡房屋單位供應仍然未能追上需求;而由非政府機構向政府申請資源再興建組合房屋的模式,亦有實際局限。在這個處境下,行政長官李家超就於其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宣布推出全新「簡約公屋」,由政府主導興建3萬個單位,分批讓公屋申請者可以提早上樓,改善居住環境。

    PA-HOUSING-221019-13.jpg

    最近社會上有不少對政府提出的簡約公屋計劃所涉及選址和造價的嚴厲批評。筆者認為簡約公屋計劃所涉公帑巨大,對政策效益有更高要求,並不為過;但提出意見時亦不能忽略政策初心,以及所衍生的正面影響。

    誠然,首批4個簡約公屋選址全部位於新界區,惟其中兩幅土地位於屯門,不乏社區及交通配套;而另外位於上水及元朗的地段,政府亦表示會考慮增加交通配套以應對需要。現時劏房遍及各區,不應只狹隘地看市區搬入新界的考慮,也應顧及同區劏房租戶,可以得到改善居住環境及減輕租金開支的機會。

    梁文廣政府未交代成本詳情 致社會只關注造價
    至於簡約公屋建造成本涉及268億元,金額確實龐大,而政府在政策文件中又未交代成本明細,引來社會只關注於討論「是否值得」、「浪費公帑」的問題,甚至將簡約公屋與傳統公屋的成本直接比較,鮮有討論政策初心及社會效率。

    截至今年9月底,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為5.6年,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申請宗數達到23萬宗。平均輪候時間遠遠拋離政府提出的「3年上樓」目標。輪候公屋數字的統計是冰冷的,但輪候公屋的申請人卻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不少基層正居住於劏房輪候上公屋,住屋環境差劣,惟租金並無因此而得到優惠。在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發表的報告中,調查顯示約有22.6萬人居住於劏房,劏房租金中位數每月達到4800元,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為70平方呎,比公屋人均編配面積還小。而劏房租金亦因為在公屋資源緊缺之下,變得更為昂貴。

    根據政府今年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周年進度報告,當局已覓得足夠土地在未來10年興建36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但於未來5年,即2023/24至2027/28年度期間,公營房屋供應量卻只得127,700間,若以總量一半即18萬間計算,差距仍有5萬多間。簡約公屋正正是補充短期供應缺口的關鍵。

    簡約公屋本身除可發揮改善基層居住環境、縮短上樓時間,以及減輕租金負擔之外,有一點是計及未來約2萬間過渡房屋單位,即最多可達到5萬個。隨着更多的供應,相信可進一步增加基層市民在租賃劏房上的議價能力,有助平抑劏房租金水平,甚至如房屋局長所言,能夠將環境差、租金貴的劏房淘汰,政策效果所惠及的絕不限於5萬個入住簡約公屋及過渡房屋的市民。

    設「樣板房」 讓社會可多角度判斷

    正如行政長官李家超所說,不應只計算冷冰冰的數字,要同時考慮政策初心及帶來的社會效益。筆者期望政府繼續做好解說工作,全面交代成本明細、所有3萬個單位的選址,以及交通、社區配套構思,並建議設立「樣板房」,讓社會可以回歸政策初心,以更多角度判斷簡約公屋是否「物有所值」。

    梁文廣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公屋聯會副主席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閱讀更多
  • 據政府當局表示,提供公營房屋是幫助基層市民最有效的扶貧措施之一。立法會改革扶貧政策和策略小組委員會今日(15日)舉行會議,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為增加及加快公營房屋的供應,上月剛發表的施政報告已提及將推出全新的「簡約公屋」,於未來5年興建約3萬個單位。有議員引述過往的過渡性房屋項目興建量,每年只有5,500個單位落成,質疑「簡約公屋」能否如期興建。

    議員江玉歡說,按發展方向,未來5年將興建約3萬個「簡約公屋」,意味每年至少需有6,000個單位落成,惟根據過往的過渡性房屋項目,每年亦只有5,500個單位落成計算,質疑局方為何有把握能於每年落成6,000個單位。何永賢回覆稱,「簡約公屋」將沿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加上配合專設且具豐富建築經驗的建築署專隊,相信可大幅度增效壓縮以往需經由非牟利機構一方所處理的繁複手續時間。而稍後將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期後會以平衡方法推行工程。

    江玉歡另關注「簡約公屋」選址及營運模式。何永賢稱,選址上正物色6幅土地,至於地的大少、高度上,由於每幅用地興建高度不同,譬如有部分不用打樁,則可快點落成,可興建3層高;如可打樁,更可興建10層高,甚或設有升降機。營運上,簡約公屋租金將與公屋掛勾,約新落成公屋的9折,政府會以招標型式選取營運機構。

    議員林振昇則表示關注「公屋提前上樓計劃」或因屋苑配套的不齊備,致市民缺乏誘因搬至;同時亦表明了解「告別劏房」不是能在短時間完成,惟仍建議政府可於短時間內,在區內提供社區設施,包括進修中心等,減少兒童擠迫劏房時間,改善生活質素。何永賢稱,明白交通配套的重要性,將緊密與運輸署持續商持,而其他生活配套等設施,亦會相繼落成,相信只是時間問題;至於劏房的社區設施亦會與相關部門反映。

    閱讀更多
  • 不如興建更大更好的公屋啊

    閱讀更多
  • B

    計埋Delay...都係十年後啦

    閱讀更多
  • 過渡房屋改名當新政-0-

    閱讀更多
Copyright © 2022 u8h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