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大家一個問題:我現時係一家4口同老爺奶奶姑仔一齊住5人單位,老爺係戶主,現在老爺奶奶姑仔想另外申請公屋,如果申請成功甘我地一家4口會唔會被房署要求調遷返4人單位咖?
好消息!公屋申請輪候有望縮至4.6年
-
團結香港基金預測,未來5年公營房屋落成量將明顯改善,推算到2026/27年度,公屋一般申請人的平均輪候時間,有望縮短至4.6年。 基金表示,北部都會區將會是供應重點,建議當局預先制訂措施,安置和搬遷土地佔用人,減少延誤風險。
公屋輪候時間
房屋委員會的宗旨,是為沒有能力租住私人樓宇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公屋,並以一般申請者(即家庭和長者一人申請者)平均約三年獲首次編配單位為目標。平均輪候時間*為約三年的目標,並不適用於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
公屋申請數目和平均輪候時間
截至2022年12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在2022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3 8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680宗。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620宗。
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較上一季(即2022年9月底)輕微下跌0.1年,而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則維持不變。平均輪候時間於2022年第四季錄得改善,主要是由於過往數季有為數不少的公屋單位可供編配。在消化了部分輪候年期較長的一般申請者的公屋需求後,於2022年第四季獲分配單位的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相對較短,令整體的平均輪候時間輕微縮短。**
在2022年12月底,約有133 7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6 2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
輪候時間基本上是以公屋申請登記日期開始計算,直至首次配屋為止,但不包括申請期內的任何凍結時段(例如申請者尚未符合居港年期規定;申請者正等待家庭成員來港團聚而要求暫緩申請;申請者在獄中服刑等)。
-
每季度的平均輪候時間的長短,取決於多項因素,包括可供編配的公屋單位數目、公屋申請者數目、申請者所選地區,以及新建及翻新單位的供應是否與申請者的選區相符等。視乎這些因素,每季度的平均輪候時間可升亦可跌。
-
-
時間愈來愈短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