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霞邨 彩星樓 高層1912室
12.13平方 13.1呎 租金$777
應該吾系公用廚廁果D吧
IMG_6891.jpeg IMG_6892.jpeg
U-0430327-6
18歲即輪公屋最少排到40歲後…勿以上樓為目標?
-
租樓貴但買不起,上樓似乎變成出路,以致不少年輕人夠18歲即申請輪候公屋,當買個希望,一位港男見此現象,發文指其實單人申請者最少排到40歲才有可能上樓,屆時亦要符合嚴格入息限額,勸籲年輕人打消念頭,不要再以獲派公屋為目標。
一名男網民近日在連登討論區以「年輕人,不要去想申請公屋了......」為題發文,勸籲新一代的後生仔放棄輪候公屋,因為現在才開始排一人家庭的隊伍,即使成年即輪候,起碼要等到40歲後才能上樓;以夫妻名義輪候,也至少要等到30歲,而且要維持低收入才符合公屋資格,「月入萬三或以上沒有機會,你有信心極長時間都不多於13K嗎?」事主認為在此收入限額下,連基本生活質素也欠奉,
「無錢又如何追女仔?就算基本的使費也負擔很重的......追不到女仔又如何結婚?」
他又感慨現今年輕人進退兩難,如想升職上位,就要靠努力進修和加班,但如入息稍為高一點,就要租住或供「私人縮水樓」,扣除日常開支,收入已所剩無幾,形容「生活隨時慘過基層」,
「最後可用的錢係可能和基層相差不多, 生活隨時慘過基層, 因為承受的壓力和精神負擔比基層大得多了。」
事主最後慨嘆表示:「或許一般的香港人就是夾心, 夾心就係夾心......永遠都係被夾。」
對輪候公屋網民意見兩極
網民對港男的說法就意見不一,有人表示認同,認為現時輪候公屋時間長,形容為「排得嚟都天光」;不過另邊廂有人就認為申請公屋仍然「諗得過」,因通過入息審查其實並無想像中困難,「其實人工限制只限於申請嗰半年同審查嗰半年」。
公屋輪候時間創23年新高
根據房委會公布最新數字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長達6.1年,較上季升0.1年,創23年來新高;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4.1年。據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2020年一份文件顯示,2018年30歲以下、擁有高等教育或以上學歷人士,包括本科生,佔申請公屋人數47%,較2012年增加20%。
房委會指,現時約有約14.8萬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8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即共約24.5萬宗申請。在2022年第一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6,0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520宗。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420宗。
-
發達就唔洗排公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