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8香港 公屋討論區
    • 版面
    • 最新
    • 標籤
    • 熱門
    • 使用者
    • 群組
    • 公屋面積查詢器
    • 網上查詢公屋進度
    • 登入
    1. U8香港
    2. 公屋2022
    3. 貼文
    離線
    • 個人資料
    • 追隨 0
    • 追隨者 0
    • 主題 344
    • 貼文 364
    • 群組 2

    貼文

    最新 最佳 Controversial
    • 港男輪候公屋加BB名竟遭房署拒絕!

      公屋加BB名|不少公屋輪候者會將腹中寶寶加入做家庭成員,務求加快輪候及爭取較大單位。根據房署資料如屬懷孕滿16周,可遞交註冊醫生簽發列明預產日期的證明文件副本,申請加入公屋輪候的家庭成員。不過一名港男在討論區發帖指,太太懷孕滿16周,申請時遭房署拒絕,原來只是個原因造成!

      懷孕16周加名.jpeg

      公屋懷孕申請

      有港男在香港公屋討論區發帖查問,關於懷孕及加名問題,他表示自己是香港永久居民,正申請公屋,但太太只有內地身份證,已懷孕16周,預計BB會在香港出生,月底時申請將BB加入公屋輪候,但日前收到房署電話,離奇地說寶寶不能加入輸候公屋,「因為我太太沒有身份證」,故要等寶寶出生後才可以加名,港男質疑「是這樣的嗎?」、「之前不是說滿16周有醫院預約分娩紙就可以嗎?」

      網民就解釋,因為他太太是內地人的關係,沒有香港身份證,解釋當局始終要先確定他的孩子會擁有香港居留權,才可以加入輪候及爭取較大單位,若果其妻是擁有香港居留權的女性,懷孕滿16周已可將證明文件提交給房署審核,提醒樓主只能等BB出世拿到香港出世紙才能加名。

      公屋加BB名.jpeg

      公屋加BB名

      據房署的網頁資料,正輪候公屋的申請人想在申請期間加入家庭成員,要填寫「更改已登記公屋申請的資料(增加家庭成員) 」表格。據房署資料,如申請加入的家庭成員為配偶,要提交結婚證明文件副本、配偶身份證明文件副本,如配偶居港未滿7年,要附印有首次獲准入境日期的單程證/旅遊證件/護照或相關證明文件副 本。如懷孕滿16周,可遞交註冊醫生簽發列明預產日期的證明文件副本。

      港男指太太只有內地身份證,但預計會來港生育,在懷孕16周時申請把寶寶加入做家庭成員,日前竟收到房屋署通知,稱寶寶不能加入輪候,他質疑「是這樣的嗎?」。網民揶揄樓主說得好像遇到電騙一樣,解釋當局始終要先確定他的孩子會擁有香港居留權,建議他不信可親身到樂富房委會中心查詢。

      有留言解釋當局始終要確定他的孩子會擁有香港居留權,若果其妻是擁有香港居留權的女性,懷孕滿16周已可將證明文件提交給房署審核,提醒樓主只能等寶寶「拿到香港出世紙即刻去加」。

      發佈在 公屋輪候討論區
      公屋2022公
      公屋2022
    • 簡約公屋:先招租,再興建

      政府在提交給立法會的文件内提出,現今香港公營房屋供應不足,有部分市民長期居於不適切居所,如劏房等。相當一部分劏房的居住環境擠迫、衞生惡劣,居民長期受噪音、鼠患、蚊蟲滋擾,部分劏房更是厨厠不分。這些問題引起居民負面情緒,甚至導致家庭衝突,對兒童成長更是貽害無窮。而簡約公屋的興建,則是爲了使上述基層市民的居住環境在短期内即可獲得改善,簡約公屋首批約149億元撥款在立法會工務小組獲得通過。。

      簡約公屋.jpeg

      在心懷幫助基層市民的良好願景同時,一個社會公認的事實就是,簡約公屋的建設成本以及相應的機會成本都價值不菲,因此針對計劃的執行細節,應當慎重考慮實際需求,做到精準幫扶,以免出現社會資源的錯配和浪費。

      建造意願與市民需求或有偏差

      必須指出,並非所有劏房戶都是簡約公屋政策需要幫扶的目標,只有真正飽受惡劣居住環境以及沉重的租金負擔所苦的群體,尤其是有兒童、康復人士及年邁長者的家庭,才應獲配簡約公屋。但這個群體的實際規模如何,而當中又有多少市民有意願遷入簡約公屋,目前都未有準確和科學的統計數字。倘若在需求人數以及有意願入住人數都缺乏數據的情況下,便開始進行簡約公屋建設,很有可能出現建造數目與市民實際需求的偏差。

      考慮到簡約公屋高昂的成本,最終如果建造數目過多,導致簡約公屋空置和社會資源浪費,絕不是公共政策制定者所樂見的。

      報名情況可反映簡約公屋的需求

      針對這個問題,建議政府應採取「先招租,後興建」的原則。簡單來說,房屋局要儘快開放簡約公屋的預先登記 ,讓有意願入住簡約公屋的市民在簡約公屋開始建設期前就提供相關資料。在此情況下,市民的報名人數可以反映社會對於簡約公屋的真實需求,而報名市民的經濟、年齡、健康、家庭人數等狀況亦可以反映對於簡約公屋需求的迫切性。

      處理各種複雜的社會問題,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簡約公屋建設的問題上,先瞭解實際需求,再決定投資量,經濟成本的付出才能有所回報,政府施政也才會更加明瞭和令人信服。

      舉例而言,如果符合資格的報名戶數遠超3萬戶,政府應盡快開啓建設簡約公屋,甚至進一步尋覓新的適合土地。但若登記入住意願的戶數只有1萬戶,興建簡約公屋便應基於實際需求,不需要為建而建,建足3萬。

      發佈在 簡約公屋討論區
      公屋2022公
      公屋2022
    • G1388長者市2: 二派麗閣邨畢業

      各位師兄師姐,有點遲來的發文。
      1月12日收到二派 麗閣邨 麗芙樓 中層

      長者2.jpg

      1月18日與房屋署完成簽約
      用六年時間畢業了
      祝各位新一年 安居樂業 身體健康

      2016.03 藍卡
      2021.11見主任
      2021.12 收信S2
      2022.12.02 S4 首派
      順天 天權樓 低層

      2023.01.12 二派
      麗閣 麗芙樓 中層

      發佈在 市2公屋
      公屋2022公
      公屋2022
    • 食M記都要過隔離邨!成條邨得一間7仔

      原本住觀塘區,想要返市區,但到我哋揀嗰日,5-9人單位基本清哂,淨返幾間1樓2樓🤔但我地真係好急切想搬,就篤左間天水圍。

      話說第一二志願都俾前面揀左先,我地第三志願成功揀到。由於唔熟天水圍,就搭車入去望吓環境。

      成條邨得一間7-11🫠同一間補習社🫠

      周邊行下,發現過一條天橋就到頌富商場,呢個商場同寶琳新都城有d似,商場都幾靚。而買餸就落地下,個街市好乾淨,物價都正常唔會貴。行10分鐘就到天瑞街市,過隔離有天恩街市。

      邨旁有條河,好多人踩單車🚴第時夜晚食完飯可以散吓步。同天水圍醫院🏥、濕地公園都係搭十分鐘輕鐵。
      天華邨係天水圍,唯一一個站,有齊三架輕鐵,到天水圍/元朗/屯門。

      基本睇完都心滿意足,覺得生活圈幾好👍🏻只係搭車去返工遠左同車費貴左。天水圍好似冇將軍澳~觀塘區潮濕,地下+走廊好乾爽。

      23021100510fa6fccba2f67344..jpg 2302110051dd993e9c8f1d1dfb..jpg 23021100517e97bdfe0b70288a.png 2302110051f41f145516bea5d9..jpg 230211005106440a8bad7e8c74..jpg 2302110051173f9a613b8d3cdc..jpg 23021100514b38718d65447929..jpg 230211005139c11a330b443c55..jpg 230211005154e6ff8af3189231..jpg 2302110051776c5b6d69ff987f..jpg 230211005164d91577dadc40bc..jpg

      發佈在 擠迫戶調遷討論區
      公屋2022公
      公屋2022
    • RE: 公屋2023:已被揀選單位名單

      心都灰埋,第3年喇

      發佈在 擠迫戶調遷討論區
      公屋2022公
      公屋2022
    • 公屋2023:已被揀選單位名單

      我們會盡早把最新尚餘可供揀選單位的資料上載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屋署網站,一般在揀選單位當日下午6時後。惟因資料可能於計劃舉行期間有所變動,一切資料,均以揀樓室展示的為準。若因技術或機件問題而導致我們未能於揀選單位當日下午6時或以後上載最新資料,恕不作另行通知。在這情況下,申請人可致電香港房屋委員會熱線2712 2712,查詢截至該揀樓日各區域尚餘可供揀選單位的數目以作參考。

      擠迫戶已被揀選單位名單

      已被揀選單位名單 .png

      完整版下載:已被揀選單位名單(截至2023-02-10).pdf

      公屋租戶紓緩擠迫調遷計劃及改善居住空間調遷計劃

      「公屋租戶紓緩擠迫調遷計劃」及「改善居住空間調遷計劃」─ 最新消息

      「公屋租戶紓緩擠迫調遷計劃」及「改善居住空間調遷計劃」2022/23揀選單位環節於2023年2月6日開始,我們會分批發出自選單位通知書給合資格的申請者,通知他們揀選單位的日期及時間。如有查詢,請致電1823或房委會熱線2712 2712。

      ﹝申請日期:2022年9月7日至20日﹞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現提供位於市區、擴展市區、離島及新界的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單位,給符合資格的公屋租戶申請調遷。

      甲. 申請者必須符合下列所有條件:

      1. 凡家庭人數總和不超過九人及居住密度平均每人少於7平方米室內樓面面積的公屋租戶均可申請。申請者家庭人數包括現時租約上的認可家庭成員,另如個別認可家庭成員符合下述各項特殊情況而申請時能提交有效的醫療證明文件,在計算居住密度及家庭人數時均可作一位額外家庭成員計算:

      已經懷孕十六個星期或以上;或
      為非短暫性需要於室內倚靠輪椅活動人士;或
      為四肢癱瘓人士;或
      為須長期於家中洗腎人士;或
      為患有過度活躍症人士。
      【有關詳情,請參閱(丁)部申請細則第8)項】

      1. 家庭人數包括上述第1)點獲額外計算的人數總和不超過九人。

      2. 申請表內各家庭成員不能擁有任何住宅樓宇,包括透過房委會或香港房屋協會房協)推出的各項資助置業計劃而簽訂住宅樓宇購買協議(請參閱申請表)。

      3. 申請者及家庭成員必須通過全面經濟狀況審核及無擁有住宅物業的規定,所以申請者必須於申請截止日期前向所屬屋邨辦事處或租約事務管理處提供有關證明文件以便完成審核程序。

      4. 申請者必須戶籍及居住情況正常。

      5. 由填寫申請表日期起計,直至透過申請獲配公屋並簽訂新租約當日,申請者及其家庭成員必須沒有經其他申請接受獲配的單位或成功獲取其他公共房屋利益。

      6. 申請者並沒有違反現居單位租約而被房屋署發出遷出通知書或被禁止申請調遷。

      7. 申請者現時所居公屋單位並未被列入已宣佈的屋邨清拆計劃。

      8. 於填寫申請表當日起計,直至獲編配新單位並簽署租約前,申請者及其家庭成員必須在「屋邨管理扣分制」下沒有任何有效分數,否則,申請者並不符合參加此計劃的資格,其已遞交的申請亦會被即時取消。

      1. 若任何居住密度少於每人5.5平方米的租戶是透過2016年或以前舉辦的「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獲配公屋單位,他們可參加是次計劃。但由2017年開始經「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獲配公屋單位租戶,即使居住密度少於每人5.5平方米,他們須由原單位租約生效日期起計,直至截止申請日或以前已滿三年,方符合此計劃的參加資格。

      2. 若任何居住密度在每人5.5平方米至少於7平方米之間的租戶,經「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獲配公屋單位或接受長期空置公屋單位而獲租金寬減,由原單位租約生效日期起計,直至截止申請日或以前必須已滿三年,始符合此計劃的參加資格。

      3. 若接受長期空置公屋而獲租金寬減的租戶,由原單位租约生效日期起計直至截止申請該日仍未滿三年,但現時為擠迫戶(居住密度少於每人5.5平方米),他們可參加是次計劃以解决其擠迫情况。

      乙. 「長者住屋」租戶

      「長者住屋」的租戶於結婚或家人團聚後,未能解決住屋需要,必須先向屋邨辦事處或租約事務管理處提出擬加入戶籍人士的申請,房屋署會按現行的加戶政策來考慮批准擬加入戶籍的人士,並依照既定的調遷機制來接納「長者住屋」租戶申請是次計劃,而他們亦必須符合上述一般公屋租戶的申請條件和細則。

      丙. 遞交申請表格

      有興趣而符合上述條件的家庭可填妥有關的申請表和入息及資產申報表,於2022年9月7日至20日在辦公時間內交往所屬屋邨辦事處或租約事務管理處辦理申請手續,逾期恕不受理。所有申請須經屋邨辦事處或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處審核,才轉交至房屋署公屋編配小組跟進。

      丁. 申請細則:

      1. 優先次序

      房屋署公屋編配小組會根據下列條件,以電腦為所有合資格的申請訂定單一隊列,以決定本期自選單位的優先次序:

      居住密度較高的家庭(即每人平均佔用面積較少);
      家庭人數較多者;
      現時居所租賃期較長之家庭(以最新訂定租約的生效日期起計算);
      如以上方法仍未能排列優先次序者,則以電腦隨機排序為準。
      所有已訂定的電腦優先揀選單位次序只適用於這一期的「公屋租戶紓緩擠迫調遷計劃」及「改善居住空間調遷計劃」,隨著揀選單位程序完成,該等排列的優先次序即全部自動失效。

      1. 揀選單位限制

      符合參加資格並且於截止申請當日擁有連續十年或以上公屋居住期註(即有關租約必須在2012年9月20日或以前開始生效)的申請者不受揀選單位的區域限制,可選擇遷往任何地區。

      其他仍未擁有連續十年或以上公屋居住期的申請者,在揀選單位時則仍受以下區域限制:

      申請者現居屋邨的地區

      可供揀選單位的地區

      市區

      (包括香港島及九龍)

      市區、擴展市區、離島及新界名單內所屬的屋邨單位

      擴展市區及離島

      (包括荃灣、葵涌、青衣、沙田、馬鞍山、將軍澳、東涌及離島)

      只限擴展市區、離島及新界名單內所屬的屋邨單位

      新界

      (包括屯門、天水圍、元朗、大埔、粉嶺及上水)

      只限新界及東涌名單內所屬的屋邨單位

      申請者必須揀選符合其家庭人數編配標準的公屋單位。在特殊情況下,申請者仍可以揀選低於其家庭人數編配範圍的公屋單位,惟其所揀選單位的室內樓面面積不可少於每人平均5.5平方米及必須大於現居單位。

      註:請向有關屋邨辦事處或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處查詢公屋居住期。

      1. 預計可供申請屋邨情況

      房委會會因應資源情況,在市區、擴展市區、離島及新界盡量撥出可供編配的單位供申請者揀選。由於各區較大面積的單位現時供應甚為短缺,故此房委會只能提供極少量的此類單位給申請者揀選。

      1. 揀選單位及編配

      此計劃以揀選單位形式進行,符合資格的申請者將按優先次序獲房屋署以郵寄方式通知前往公屋編配小組揀房中心,從可供選擇單位名單中揀選公屋單位,而每份核實合乎資格的申請只可獲一次自選一個公屋單位的機會。

      由於房屋資源有限,可供揀選的單位數目將因應獲批准配額及當時房屋資源供應而釐定,房屋署不能保證所有符合資格的申請者均有揀選/編配單位的機會。當配額用罄後,餘下未獲邀請揀選單位或未能成功揀選單位的申請將會自動結束,但不會影響租戶下一次的申請機會。

      申請者請注意:「公屋租戶紓緩擠迫調遷計劃」及「改善居住空間調遷計劃」2022/23揀選單位環節於2023年2月6日開始。如申請者或其受委託人未能於揀選單位期間出席揀選單位,房屋署並不會為申請者另行安排其他揀選單位時間。

      1. 不合情理拒絕編配

      在過往的「公屋租戶紓緩擠迫調遷計劃」或「改善居住空間調遷計劃」中,不合情理拒絕編配的記錄將予保留。
      如合資格的申請者在三次「公屋租戶紓緩擠迫調遷計劃」或「改善居住空間調遷計劃」中均放棄其可獲編配單位的機會(包括在未有事前以書面通知的情況下放棄揀選單位機會、或已揀選單位而最終沒有接受編配),他們的「公屋租戶紓緩擠迫調遷計劃」或「改善居住空間調遷計劃」資格會由最後一次的截止申請日期翌日起計被凍結一年。
      如申請者因個人理由要求中途退出這次「公屋租戶紓緩擠迫調遷計劃」及「改善居住空間調遷計劃」申請,而在預約揀選單位日期前簽署「未能成功揀選單位聲明書」,並將該聲明書交回所屬屋邨辦事處或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處;或申請者於預約揀選單位當天沒有揀選單位,並即時簽署「未能成功揀選單位聲明書」退出有關申請;又或申請者已依約出席揀選單位,但在其合資格可供揀選單位的地區內已完全沒有適合其家庭人數的單位剩餘,申請者將不會被當作不合情理拒絕揀選單位論,而房屋署亦不會將是次申請記錄列為「不合情理拒絕編配」。但如沒有簽署上述聲明書而放棄揀選單位機會,則會被當作為無理放棄揀選單位而紀錄為一次「不合情理拒絕編配」的檔記,而該檔記將用作計算上述第5)ii)段所述的凍結日後申請之用。
      如申請者的家庭狀況及人數在填寫申請表後有改變,與「公屋租戶紓緩擠迫調遷計劃」及「改善居住空間調遷計劃」申請表上所申報的資料不符,引致未能符合本調遷計劃的申請條件;或因違反「屋邨管理扣分制」而持有有效扣分紀錄,其有關申請會被取消。在這情況之下,並不會被視為「不合情理拒絕編配」。
      6. 全面經濟狀況評審及住宅物業權審查

      此次調遷,申請家庭須要通過全面經濟狀況評審及住宅物業權審查,並須按現行的規定,填報入息及資產,包括是否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因此,在辦理申請手續時,申請書內各有收入家庭成員必須遞交入息證明例如糧單、銀行紀錄等)及資產證明文件供所屬屋邨辦事處或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處審核。

      若申請者曾於過去一年獲接納參加其他須通過全面經濟狀況評審及住宅物業權審查的調遷計劃或租約事務管理政策/批出新租約政策下的申請,而其家庭狀況及收入並無變動,以及家庭總資產淨值不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100倍,申請者可獲豁免遞交入息及資產證明文件,但一切以所屬屋邨辦事處/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處最後決定為準。

      1. 繳交新單位租金

      如申請者的家庭在香港沒有擁有住宅物業,而家庭總資產淨值並未超逾現行富戶政策的限額,而i)全家總收入經核實已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的兩倍但不高於三倍,調遷後租戶將要為新配單位繳付倍半淨額租金另加差餉;ii)全家總收入已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的三倍但不高於五倍,則將要為新配單位繳付雙倍淨額租金另加差餉。倘若租戶未能通過入息及資產評審或住宅物業權審查,其「公屋租戶紓緩擠迫調遷計劃」及「改善居住空間調遷計劃」申請將會被取消。

      申請者成功調遷單位後,不論所繳租金水平,必須每兩年向房委會申報家庭入息及家庭總資產,包括是否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以便釐定應繳的租金水平及繼續租住公屋的資格。

      1. 特殊情況

      i. 有懷孕家庭成員

      在接受申請期間,如戶籍內任何成員有已經懷孕十六個星期或以上者(預產期在2023年3月7日或之前),該名待出生子女在計算居住密度及家庭人數時,可作為一位家庭成員計算,但須於申請時附上有效醫生證明書。

      ii. 有需要特別照顧家庭成員

      申請者家庭戶籍內有任何成員為非短暫性需要於室內倚靠輪椅活動人士、四肢癱瘓人士、須長期於家中洗腎人士或患有過度活躍症人士,而在申請時能提交有效的醫療證明文件,在計算居住密度及編配單位時,可作一位額外家庭成員計算。

      1. 家庭人數改變

      由填寫調遷申請表日期起計,直至透過申請獲配公屋單位並簽訂新租約當日,如申請者家庭狀況及租約上的認可居住人數有改變,其變更後的家庭狀況及人數必須仍然符合「公屋租戶紓緩擠迫調遷計劃」及「改善居住空間調遷計劃」的申請條件,包括居住密度為每人少於7平方米的基本資格,否則其申請或已揀選/編配的單位會被取消。

      1. 其他調遷申請 / 公屋申請

      申請者只可循一個途徑入住公營房屋,倘若租戶透過是次調遷計劃而接受單位編配,申請者及/或各家庭成員的其他公營房屋申請將會被取消。

      1. 搬遷津貼

      由於是次調遷申請屬自願性質,所有申請者不會獲發任何搬遷津貼。在現時房屋政策下,「改建一人單位」及受「長者住屋」改建計劃影響的租戶若成功透過邨內或特別調遷可以獲發「住戶搬遷特惠津貼」,但該項津貼的安排,並不適用於是次調遷計劃。

      1. 在「屋邨管理扣分制」下被扣分或違反租約

      因應房委會實施「屋邨管理扣分制」,任何被扣分租戶均不符合申請調遷的資格。因此,由填寫申請表日期起計,直至獲編配新單位並簽訂租約當日,如租戶在上述扣分制下持有有效分數或違反租約,將不符合申請是次調遷計劃的資格,其申請及已獲編配的新單位亦會即時被取消。

      1. 獲批准按「可暫准原則」飼養狗隻

      按「可暫准原則」在現居單位飼養狗隻的批准並不適用於「可租可買」及居屋轉作公屋用途的屋邨。因此,如申請者日後調遷往該等屋邨,按「可暫准原則」獲發給的飼養狗隻批准便會被取消。該項批准取消後,不論任何情況,申請者將不能再按「可暫准原則」申請飼養任何狗隻(包括已獲批准飼養的狗隻)。有關申請者於揀選單位時宜避免揀選「可租可買」或居屋轉作公屋用途的單位。

      1. 虛假陳述或故意隱瞞戶籍變更

      由填寫調遷申請表日期起計,直至透過申請獲配公屋並簽訂新租約當日,如申請者家庭狀況及租約上認可人數有變更,或其家庭成員已成功申請其他公共房屋利益,包括透過房委會或房協推出的各項資助置業計劃而簽訂住宅樓宇購買協議,申請者必須即時向所屬屋邨辦事處或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處如實申報。

      根據《房屋條例》(第283章)第261)c)條的規定,任何人士於申請公營房屋時蓄意作出虛假陳述,即屬違法,一經定罪,可判《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221章)附表8所訂第5級罰款及監禁六個月(在修訂調遷申請表當日,最高第5級罰款為港幣50,000元)。同時,亦可根據《房屋條例》(第283章)第261A)條的規定,判罰相等於少收租金款額三倍的罰款。任何人士如在申請時蓄意作出虛假陳述或提供虛假資料,不論是否因此被起訴或定罪,房委會均可根據《房屋條例》所賦予的權力終止有關新舊租約。

      1. 騰空舊單位

      成功獲得調遷的家庭,須依照部門所指定的限期內將現時租用的單位騰空交回房屋署。

      1. 提供流動及固網電話號碼

      為方便聯絡,請申請者提供流動及其他聯絡電話號碼給我們。在自選單位程序進行期間,如剩餘單位不適合申請者揀選或有特別情況出現例如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或黑色暴雨警告或相關警告訊息),房屋署將透過短訊服務,向申請者發放特別訊息,或在可行的情況下以其他聯絡電話與申請者聯絡。

      1. 查詢

      如有任何查詢,請聯絡所屬屋邨辦事處或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處。

      https://www.housingauthority.gov.hk/tc/public-housing/tenancy-matters/transfer/twor-and-lsits/index.html

      發佈在 擠迫戶調遷討論區
      公屋2022公
      公屋2022
    • 3月擴4配房通知信

      有關你申請公共租住房屋事,本署現將下列單位編配給你
      座/樓永康樓(包括差的)為 2096.00元,租約由*2023年03月01日
      23021102030cbcaa76b13a3d3d.jpg

      發佈在 擴4公屋
      公屋2022公
      公屋2022
    • 通關後公屋揀樓心態

      本人排第三日,好多人都認為排好前,但係實際情況市區嘅五人以上單位好少,好嘅單位第一日已經冇晒,已經申請第三年,如果唔係再多一個人就永遠都唔使揀到好嘅地方,本來今年都諗住放棄,好好彩我揀嗰日,嗰個時段仲有心儀屋,雖然有少少唔方便,但係大陸已經開始通關,出年唔知會唔會影響到排名,因為通關之後可能有好多人會申請加名,而且新嘅公屋大單位都唔會多,好怕再等多年都係白等,所以不如早啲安定落嚟,希望大家都可以揀到心儀嘅屋安居樂業🙏🏻🙏🏻🙏🏻

      發佈在 公屋輪候討論區
      公屋2022公
      公屋2022
    • 簡約公屋是劏房戶:希望燭光

      為應對輪候公屋年數增加、輪候冊人數攀升的挑戰,上兩屆政府決心增加土地供應,處理公營房屋供應問題,住屋從來都是本港社會的「老大難」問題。經一番努力,政府已覓得足夠提供未來10年公營房屋的土地,但供應將「頭輕尾重」,預計未來5年公屋供應量持續處於低水平,遠水難救近火。政府於去年10月施政報告提出簡約公屋,決意興建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涉公帑約260億元。

      eca67ba3aa789c58756c6adc2344d4d3.jpg

      當知悉政府新措施後,劏房居民非常欣喜。簡約公屋如同「及時雨」,助劏房戶盡快脫離「租金昂貴、環境惡劣」的行列,孩子不用再彎着腰在牀上做功課,有多一點空間閱讀和玩樂,劏房長者毋須在惡劣分間單位中度過晚年。然而近期社會上對啟德發展簡約公屋的項目,存有一定反對聲音,亦有人質疑簡約公屋是否物有所值、公帑能否有效運用。事實上,再好的政策或項目亦要向公眾詳細解說,也是現代社會中問責政府應有之表現。簡約公屋對大眾是新事物,討論時間亦短,難免惹人質疑,但絕不應因此而推倒計劃、擱置上述德政。

      eca8c3cdf1979bf729d5f7ce6fdd4627.jpg

      3萬簡約屋單位 對劏房戶是及時雨

      相信無人質疑劏房租戶生活困難的現實。雖然租戶可申請公屋,但公屋供應量仍是一大問題。據《長遠房屋策略2021年周年進度報告》,未來10年總房屋需求為42.3萬個單位,總供應目標定為43萬個單位,當中七成即約30萬個屬公營房屋單位。然而未來10年公營房屋供應將出現「頭輕尾重」情况,首5年(2022/23至2026/27年度)房屋供應仍屬低水平。若單計出租公屋及綠置居,預算只有約6.2萬間,年均供應僅1.2萬間(見表);後5年(2027/28至2031/32年度)房屋供應將增加至約22萬間,年均供應約4.4萬間,可見未來10年總公營房屋供應約為28萬個單位,公營房屋供應缺口嚴重。

      據《2021年人口普查》,香港現有215,700人居於分間單位,逾15%為15歲以下兒童(34,002人)。調查發現劏房戶人均居住面積僅6平方米(64.6平方呎),遠低於全港住戶人均居住面積的18平方米(193.8平方呎);籠屋牀位住戶人均更只有約1.5平方米。

      由於房屋供應滯後,實際建成量或低於預期,要在短期內增加房屋供應,實為迫切和必須。當局善用組裝合成法及土地空置期,縮短建屋年期,決心在未來5年提供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直接增加市場對基層租戶的房屋供應,在房屋供應增加、需求減少下,勢必對劏房租金構成下調壓力,令劏房租戶受惠。簡約公屋是及時雨,中短期內增加未來5年公營房屋供應,壓低市場租金水平,能收立竿見影之效。

      作為扶貧平台 長遠減社會成本
      社會對簡約公屋的最大質疑,是造價過高、浪費公帑。有意見認為,既然3萬簡約公屋單位花費約260億元,以營運5年計算,每個單位平均每年成本10多萬元;矮層單位(約3層高)平均造價約53萬元,高層單位(約17至19層)平均造價約65萬元,詰問為何不興建公屋或直接派錢資助居民租樓?事實上,在住屋單位供應無增加、住屋需求不減之下,租金只會水漲船高,派錢資助會肥了業主口袋,卻無助基層租戶改善住屋環境。

      簡約公屋的目標是為輪候公屋的居民提供適切居所(adequate housing),助脫離環境惡劣及租金貴的劏房、籠屋和板房。吸收過渡住屋的經驗,明白因非永久居住地,居民不會花錢亦無能力添置基本設備,所以簡約公屋雖較公屋的建設簡約,但提供基本適切居所設施,例如鋪設地板、提供獨立洗手間、配備電熱水爐和抽氣扇,高樓層的配置升降機,必有一定成本,加上通脹影響,建築材料費用上升,都會增加成本。

      至於第一批1.7萬個簡約公屋的管理費開支,涉款逾25億元,亦未必較公屋貴。目前公屋同樣需要外判管理公司負責屋邨管理、保安和維修,以及房屋署職員處理公屋租賃事宜的開支。倘當局改由房屋署增聘人手及外判商負責管理,恐怕預算亦難大減。簡約公屋作為扶貧平台,令居民有安居之所,可減省租金水電開支,又包括社會服務等元素,提供一站式生活支援和社會服務,開支難免,但具備扶貧功能,長遠必減少社會成本。

      無改規劃用途 善用土地救劏房戶

      除單位設計外,簡約公屋項目選址亦是另一大爭議點。不少公屋輪候冊家庭於市區生活,若簡約公屋能位處市區,便利上班、上學,減省交通費和日常往返時間,必然令項目吸引力大增。當局至今公布8幅用地,除了屯門、元朗及蓮塘尾等4幅用地外,目前選址啟德、牛頭角、柴灣,均屬難得的市區用地,很受歡迎,當中啟德世運道用地更可提供逾一萬個簡約公屋單位。可惜當區議員及居民群起反對,更稱不排除上街發聲或訴諸法律行動等。

      然而,當局已多次重申簡約公屋屬臨時性質,項目用地的法定規劃用途(即「綜合發展區」及「其他指定用途」)維持不變,只是未到發展階段,故此若不興建簡約公屋,這塊地會空着,等着再曬好幾年太陽。當局承諾項目在2年興建、5年居住期後,當達到原有規劃發展時間,會交還土地。問題是大家是否可以善用這空隙的時間和空間,伸手扶一扶在水深火熱的劏房居民一把;况且市區亦需要各階層的工人,不少居民可原區就業,有利勞動市場。

      解決住屋問題與社會發展 非對立

      每每涉及土地規劃和運用的項目,輿論便傾向將解決基層住屋問題及社會發展放於對立面,此舉不但不利理性討論,更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香港正面對土地短缺問題,當中不止欠缺土地建屋、用作商業發展(辦公室樓宇),興建公共設施的土地同樣緊張。香港持續發展商業是必要的,特別經過漫長疫情後,恢復經濟實為全港市民共同目標及願望。

      同時,劏房戶支持啟德世運道簡約公屋項目,不等於反對政府原定對啟德的整體規劃。是次簡約公屋項目,實際上只是利用啟德商業區的發展縫隙,更有效使用待發展的土地,暫時借出以紓緩本港房屋問題之用,相信對啟德以至九龍東的發展定位不會構成長遠影響,希望當區居民及持份者能夠諒解。

      住屋是香港市民共同面對的問題,實在需要社會各界人士互相包容、加強協商、同心合力方能覓得出路。過往每當政府定出規劃公屋用地之時,總有人表示另有更好發展的土地,結果公屋土地發展時間一再延長,才有今天的以非常辦法及成本,補救多年累積下來的問題。今日再不補救,他日社會付出的家庭、社會問題的成本必更高。劏房居民其實亦想自己租樓買樓,可惜拚命工作、掙扎求存,人工遠遠追不上樓價及租金升幅,僅能租下與老鼠木蝨共眠的劏房甚至牀位,絕望地等待無了期的公屋。劏房居民已活於水深火熱之中逾10年,終於遇來一個希望及改變機會,簡約公屋為水深火熱中的劏房孩子、老人、貧窮勞工燃點希望。

      建成簡約公屋,將成為解決基層住屋問題的轉捩點;再配合公屋供應漸增,實有望帶領香港走出「劏房圍城」困局。社協及一眾基層人士懇請社會各界,能為貧困社群多行一步,抱着關懷仁愛的心及對基層的接納,支持推行8個簡約公屋項目,懇請勿吹熄為劏房戶點起的燭光,奪去基層的最後希望。

      作者是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扶貧委員會委員
      施麗珊

      發佈在 公屋討論區
      公屋2022公
      公屋2022
    • 簡約公屋|懶理反對聲音 4項目獲通過

      在一片爭議聲中,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昨以34票支持、0票反對及1票棄權下通過相關項目,即政府申請逾149億元,用以興建第一批共4個「簡約公屋」項目,及為第二批餘下4個「簡約公屋」項目進行施工前期工序,並且建議在財務委員會作進一步討論。政府早前公布8個「簡約公屋」興建選址,且指相關選址已達到5年3萬個單位的目標供應量,惟被指造價過高及選址配套不足,惹來當區居民不滿,包括啟德世運道等。多名議員在會上關注啟德的交通承載能力,有議員批評政府推動簡約公屋時沒有與居民溝通,更有議員批評政府是「情感挾持理智」。

      20230201JAB004__20230201_L.jpg

      交通欠奉 當局僅稱會配合

      曾向警方申請在啟德選址遊行,其後撤回的議員楊永杰表示,關注當局如何實施兩年建築期及5年使用期的時間表。他又指啟德站承載力不足,而當局只是稱會增加兩條巴士線,關注當局會否重組啟德運輸系統。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強調5年使用期之後會交還用地,以作商業發展,啟德第二個核心商業區的目標亦不會變。當局又指會監察交通情況及盡量配合,目前的交通配套亦能支持啟德興建簡約公屋。

      社福界議員狄志遠批評政府在推動簡約公屋時沒有與居民溝通,指如果當局在事前和居民商討可解決市民憂慮,對事件有幫助。他又要求政府確保簡約公屋居民能租期完結時「上樓」,不需要再重回社區。何永賢回應指有關項目需要盡快落實,當局在完成工程研究後,便需要立即公布,當局現時已派官員落區和區議員以及市民溝通。

      議員李鎮強問及政府會否考慮引入有經驗的內地勞工興建簡約公屋,加快項目進展以及節省成本,又指現時使用組裝合成法建屋,是根據香港的標準製造,問及政府能否使用內地標準大批生產,以節省成本。何回覆稱組裝合成法的好處,正正是可以將工程分配在內地分批進行,節省建築時間,重申組裝合成法可採用內地建築技術,惟最終標準需跟隨香港要求。

      另一議員鄧家彪又關注政府如何確保位於新界的簡約公屋可以有高的入住率,指若然只有三、四成入住率,議會以及政府同樣會被市民問責。何回覆指為解決新界入住率問題,當局已投放資源在製造交通配套,例如巴士站,所以造價會增加。她又指房委會已掌握公屋輪候者的資料,政府會主動向他們推廣簡約公屋。

      議員狠批「情感挾持理智」

      對於多名議員批評政府解說不足,邱達根形容「情感挾持理智」,亦問及拆遷簡約公屋的成本,指政府有必要向社會交代。何永賢指現時房屋供應「頭輕尾重」,政府只能從短期用地入手,政府在處理簡約公屋過程要快,至於拆遷成本已包在現有合約中。

      首批共4個簡約公屋項目分別位於元朗攸壆路、屯門第3A區、牛頭角彩興路、啟德世運道,以提供約17,000個單位。政府表示,如獲財委會批准第一批簡約公屋項目,預計約2,100個在元朗攸壆路的簡約公屋單位最快可在2024至25年度落成,其餘14,900個單位分別將在2025至26和2026至27年度分階段落成。至於為第二批餘下共4個簡約公屋項目,分別位於上水蓮塘尾、屯門第54區、柴灣常安街/常平街、及小欖樂安排,涉及約13,000個單位。

      楊永杰在會後表明一直支持簡約公屋項目,但認為政府未能清楚交代如何確保在兩年建築期及5年使用期屆滿後釋出用地,以及交通和社區配套等問題。他又指對議案通過是預期之內,稱若然政府能在財務委員會上解答交通和文康等問題,自己同樣將會投下贊成票,又提到自己會持續和政府交流。就有關文康設施的問題,發展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何珮玲在會上透露,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計劃興建綜合大樓,包括圖書館、體育館、室內游泳池等設施,會盡快展開技術可行性研究,希望可以在「第二個五年」展開建造工程。

      發佈在 簡約公屋討論區
      公屋2022公
      公屋2022
    • 啟德業委會設街站反對選址!啟德簡約公屋

      政府早前公布8個簡約公屋選址,包括啟德世運道項目,但引起啟德區內部份居民反彈,該區多個私人屋苑多個業委會今、明兩天(4日及5日)在啟德區內自發擺設街站,收集簽名反對啟德簡約公屋選址,今日至下午收集到約1.18萬個居民簽名。業委們代表重申正研究就事件申請司法覆核。

      啟德區內多個私人屋苑業委會繼周五(3日)發出公開信反對在世運道選址建簡約公屋後,今日(4日)再在區內四個地點擺設街站,呼籲居民反對選址。居民代表批評政府事前未有就項目諮詢居民,同時要求局方將世運道選址延後至第二期撥款,以作諮詢。他們又指,已與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及楊永杰會面,並正研究就事件申請司法覆核,簽名行動周日(5日)繼續。

      StdbCanbimKMn65fxitciGpM93MQHapIXQBWZEcAVmQ.jpeg V1Wh9tY14tQyWimZlxT1O9itVCcgpzZ9pnvDYLx7w2A.jpeg JTFp72s3k1Aj6FNvZVsJlTegN-PtG2fSVJfv2U6X79k.jpeg QDQT8Vzy8tq8Hdp6Elyf8z6n2eEruUd0FNT10A7U9dA.jpeg O6F6pNzQavq985ScF68CLDB5N808ulG-686bRfHOm0U.jpeg Y0oV18Tqt6PWTainlOs_4OIsu4w1ZdH0Qa8dbVuvHW0.jpeg StdbCanbimKMn65fxitciGpM93MQHapIXQBWZEcAVmQ-2.jpeg Od4CZAMdk7ryJ3jl7KACG3SZCFGe263OXjAzAUQwMwE.jpeg ri12l2TTyREbABhrsWsgLkh-30O8cd7q_wmG6eUJhuk.jpeg SK1jNbohlzLQitLY56hi-2_Y4kBJULQCZ87GPn3Oxj4.jpeg 1D8LO9QlYewfaDs7GQ2gB5X0ftgw0Z9DfblCrWe5Qq0.jpeg

      發佈在 簡約公屋討論區
      公屋2022公
      公屋2022
    • 請香港政府停止「簡約公屋」的官僚遊戲

      設立房屋局的目的是處理房屋政策,不是起樓。如果說起樓,其實房屋署已經可以做到,只要政府加建中轉屋。簡約公屋的三萬個單位如何能夠解決十萬戶、約22萬人的劏房問題 ?這三萬個簡約公屋單位和中轉屋有什麼分別?它們的造價成本和中轉屋非常接近,若果它們的成本是中轉屋的一半,需要特事特辦,不用招標,直接去做,節省金錢,那我覺得讓房屋局直接去處理,是值得一試的。但是房屋局現在是用傳統的官僚模式處理這個簡約公屋的問題,根本上就是畫蛇添足。

      EQJA2-VRPzcCRIbSbFV-RxoIUiLeZeiAEkcblxJHG5c.jpeg

      房屋局的本質是處理房屋政策,什麼是處理房屋政策?政府官員和問責局長要記得︰政策就是和「法」有關,中央以法治國,香港也需要一樣,例如修訂「劏房租管」。惡劣的劏房情況需要透過「法」去改善生態環境,淘汰一些劣質劏房,讓租客能夠獲得一個舒適發展的合理生活環境,這才是政策局要做的首要任務。

      解決22萬人的劏房問題,不是一個政府部門的責任,就算立法會批淮撥款興建三萬個簡約公屋單位,大家拍手鼓掌,歌頌房屋局的豐功偉績,大讚3萬個公屋單位很好!房屋局做得很成功!但這始終只是三萬個單位,而且可能兩年後才落成。香港現在有十萬個劏房戶,那麼剩下來的7萬劏房戶怎樣處理呢?政府官員說話要經大腦,不應該隨便像電視劇一樣,說出一些口號式標語。當然,政府官員會說︰「有好過無。」那麼我也會說︰不知道政府官員是「有好過無」還是「無好過有」。

      回到一個嚴肅的問題︰房屋局應該是從「法」入手去解決劏房問題,研究目前劏房法例有什麼漏洞和改善方法;另外也應該動員全香港所有和房屋有關的私人發展商、市建局、港鐵、東華三院等等提供不同類木型房屋機構或團體,討論如何在供應鏈上創造一個更好、更優質的居住環境,讓低收入人士有一個安居樂業的可能,才是正道。

      更不應該將啟德世運道變成一個簡約公屋的堆填區。為什麼不是在十八區覓地?十八區每區都有責任,至少每一區負責一萬個單位,兩年內每一區興建兩至三座三十幾層高的大樓,可以滿足到需要,而且絕對是可行的。政策局應該朝這方面研究,而不是製造另一個社會矛盾。現在的做法是等待立法會批出撥款便等於解決了問題。但問題其實未解決,而且做法政治不正確。數字很誠實,增建三萬個單位,但餘下的七萬劏房戶又如何呢?為什麼是三萬個單位?不是五萬?不是七萬?有很多這些基本數學問題,一進入政府的大觀園,便有理說不清,官員們總是堅持說他們是對的。可是,就算立法會議員批出260億元撥款,簡約公屋也只得三萬個單位,餘下的劏房住客如何處理?政府有沒有交代呢?

      政府做事要有分寸、要有分工。政策局要看大局,要處理大局問題,而不只是着眼於三萬戶這個數字以及去做家訪這種情緒式感情消費。若果大家真的同情劏房戶,就不應該只有三萬個單位,而應該是從生態處理這個問題。處理劏房問題有很多方法,例如先鼓勵私人發展在工廠區重建,提供五年中轉屋機會,五年後遷出便可以回復到本來面貌。現在大家去舊區看看,一幢30多層的樓宇,一年內便可以興建好。政府今次推出的簡約公屋是用組裝合成建築法(MiC)的模式,造價之昂貴真的有點令人咋舌。若果MiC沒有加快建築時間,為什麼要用MiC呢?我看不出有什麼理由。

      政府應該鼓勵健康商業模式的「劏房」,大家算一算,十萬個劏房戶,劏房月租中位數為 4,800 元,即是每月5億、每年60億的經濟生態。一個60億的租務市場當然是會有公司願意參加。政府可以用商業模式提供一個合理的居住環境,這是應該做的。十萬個劏房戶中有多少是水深火熱的?政府也沒有研究分析。數據參差就是因為政府沒有真正認真研究,只是做少量家訪,做公關show,沒有真正落區做調研去看清楚究真實居住環境怎樣,向市民說清楚目前十萬劏房戶的居住問題以及公屋輪候冊24萬申請者的真實情況是怎樣。官僚和大家玩「婆乸數」遊戲一定會勝利,但是輸掉的是全香港人。

      若果官僚只本着他們今次的所謂勝利為指標,而不去真正面對香港房屋問題制定一套有效的房屋政策,結果其實是失敗。現在的情況很奇怪︰不是說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負責房屋規劃問題嗎,為什麼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又出來發言呢?如果香港房屋問題的最終主體責任是特首李家超,那麼李家超是怎樣取態呢?你說一些悲情的說話,立法會可以撥款,但是撥款之後,只是增加三萬個單位,剩下七萬個劏房戶又如何處理?李家超作為特首,必需要弄清楚他的團隊如何分工,局長做什麼,署長做什麼,而不應該縱容把本來由房屋署起樓的工作,交由房屋局去做的奇怪不合理現象。

      胡恩威

      發佈在 公屋討論區
      公屋2022公
      公屋2022
    • 居屋轉讓兄長兼借200萬!反遭貪錢阿嫂逼遷...

      一家人本關係和睦,卻因一個單位反目成仇。TVB節目《東張西望》近日報道,一名50多歲獨身女子多年前將所住居屋,轉讓予關係不錯的二哥,且將200萬元身家全借出,條件是對方要讓自己在單位長住。然而當二哥入住老人院後,事主卻收到懷疑由二嫂代為發出的律師信要求她搬走,面臨無家可歸。

      貼200萬補地價 獨身女居屋業權轉讓親兄

      該名年過50歲的朱女士(化名)是家中孻女,對上有4名家姐及2名哥哥,家人關係向來和睦。早年她與母親及二姑一家居於葵涌一公屋單位,至20多年前,她以白表抽到鄰近的一手居屋,母親便以朱女士的名義買下該個單位,並且已經供完。

      朱女士受訪時指由於母親體弱多病,多年來都是由她負起照顧母親責任,因此不便外出工作,只能間中打散工幫補。至2016年底,朱女士的二哥身體轉差,故她主動提出由二哥照顧母親,改由自己外出打工,惟二哥反建議她將居屋轉到其名下。朱女士要求二哥無論任何情況都不可以賣樓,並要一直讓她居住,朱女士指二哥當時亦有口頭答應條件。

      收律師信被趕走 事主斥貪錢二嫂從中作梗

      除將居屋轉到二哥名下,朱女士更將現金連股票合共約200萬元積蓄,無條件給予二哥用作補地價,

      「諗住佢(二哥)屋企有大有細,有錢可以幫到佢。」

      朱女士當時認為兄妹一場,相信並無問題。當朱媽媽於2018年肺癌過身,朱女士繼續獨居於該單位,未料去年8月起二哥多次對她發出律師信。朱女士起初對信件不以為然,直至收到由土地審裁處發出的法庭信,要求她在7日內搬離單位,始知事態嚴重。

      曾出信追債「棋差一着」

      由於二哥已入住老人院,加上曾承諾單位可讓她一直居住,朱女士估計是二嫂在背後從中作梗,故曾主動聯絡二嫂了解,但被對方一口拒絕,亦不讓她與二哥接觸,更反咬一口指責她曾對二哥發律師信,要求追回當年用作補地價買樓的200餘萬元,故才會透過法律行動要求她搬走。面臨無家可歸令朱女士頓時陷入困境,

      「突然間要我走係咪要我去死?我依家覺又瞓唔到,好抑鬱。」

      執業大律師陸偉雄表示,朱女士向二哥發律師信要求還錢,款項可能被視作除買樓外有其他用途,做法反而對朱女士自己甚為不利。然而陸偉雄認為,朱女士仍可向土地審裁處取得上訴許可,如再配合當年二哥向朱女士承諾讓她在單位長住的證據,即使日後朱女士與二哥二嫂對簿公堂仍有勝算。報道指朱女士已參考陸大狀建議,向土地審裁處申請擱置遷出單位命令,現正等候上庭,希望事件最終可圓滿解決。

      發佈在 居屋討論區
      公屋2022公
      公屋2022
    • 劏房戶新年盼盡快上簡約公屋 2023

      2023新一年開始,不少基層市民都許下願望,盼可以盡快上公屋。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今日(24日)於社交網站撰文,指早前探望了多名居住不適切居所的基層市民,均表示希望可盡快上公屋或到簡約公屋居住,以改善家庭經濟及居住環境。何更乘機推廣其簡約公屋,認為簡約公屋與一般工程撥款不同,暗示不應用工程造價去判斷簡約公屋的價值。

      適逢新年,何永賢表示不少早前曾與不少基層市民接觸,大部分在說起生活苦況時均眼泛淚光,最大的新年願望便是有個安身之所,可以與家人享受家庭生活。而她亦隨即大推簡約公屋,形容簡約公屋「不是一般的工程撥款」,而是可以改善每個家庭生命軌迹的工程。

      農曆新年過後,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即將於本月30日開展參觀活動,以了解簡約公屋的示範單位。簡約公屋由去年《施政報告》提出至今,僅公布了其中4塊地的選址,仍有兩塊選址尚未公布,其造價每個單位需約90萬港元,比一般公屋單位更貴而為人詬病;又因暫時公布的選址均位於新界、遠離港九市區,被質疑影響市民入住的吸引力,首批約1,000個單位最快於2024/25年落成。

      發佈在 公屋輪候討論區
      公屋2022公
      公屋2022
    • 申請公屋入息超額!港媽計劃生多個「重賽」

      申請公屋家庭入息超額點算好?一名港媽發文指一家3口申請公屋,卻因家庭入息超額且漏報保險,預料會失敗收場,但已計劃「重賽」,並希望再生一個改排「4人隊」。

      一名女網民上周一(16日)在網上討論區「親子王國」中發帖,表示一家3口正申請公屋,即將會見房屋署主任,但因家庭入息超出限額,而且漏報保險,預料會被取消資格,需要重新輪候,但她形容已有心理準備「重賽」,

      「因之前曾經向房署申報番,以前有份保險漏了申報,會否被取消資格?已有心理準備將要暫停和重賽。」

      要避免入息超額,其中一個方法便是「增加人數」,事主明言本身已打算生多一個小朋友,並問道「如到時重賽又剛好懷孕有醫生紙」,可否加名排4人單位。

      網民:辭職轉工+有醫生證明先計數

      不少網民看到帖文後,指申請人如入息超出限額,房署主任會給予期限,如在期限內「砌好條數」就能繼續輪候;有人認為上樓機會難得,建議事主考慮辭職或轉工,務求令入息不會超額。至於加名問題,有網民表示要在懷孕16周後出示證明文件,但比起3人家庭,「4人隊」輪候時間可能較長,建議她向房署主任問清楚,不過事主表示,擔心對方認為她「有預謀」而直接取消資格。

      房委會:6個月後至2年內可恢復申請

      根據房委會資料,公屋申請若因家庭收入/資產超額被取消,日後如因家庭狀況有所改變,或入息/資產有所調整而再次符合申請資格,房屋署可考慮恢復其申請,但必須在首次申請被取消後6個月至2年內提出,否則不予考慮。

      如再次超額如何處理?

      如在恢復申請後入息/資產仍然超額,則必須在該次被拒絕恢復申請的日期後6個月及該申請首次被取消的2年內,才可再次提出要求。要注意的是,不論在任何情況下,若在該申請首次被取消的2年時限後才提出,將不會獲得考慮,申請人必須重新遞交申請表輪候公屋。

      另一方面,如果申請人對公屋申請被拒絕或被取消資格有任何異議,可於有關通知信日期起計2個月內提出「上訴」。

      增加家庭成員規限

      申請人可透過表格更改已登記公屋申請的資料,包括增加家庭成員,如屬懷孕滿16周,需遞交註冊醫生簽發列明預產日期的證明文件副本。如屬重新申請公屋,如申請內任何成員已懷孕滿16周或以上,該名未出生嬰兒可作1名家庭成員計算,並需遞交註冊醫生簽發的預產期證明書副本,顯示在簽發日期或之前已懷孕滿16周或以上;嬰兒出生後,申請者須盡早通知房屋署更新資料。

      發佈在 公屋輪候討論區
      公屋2022公
      公屋2022
    • 雙非永久上公屋加速?1招更快上樓換大屋

      內地新移民媽媽於「小紅書」以「香港申請公屋,等了6年現在加名還是繼續等?」為題發文,猶豫是要等兩老取得公屋再「加名」申請擠逼戶調遷,還是現在「加名」。

      2fc30a33-769f-4f1e-8da8-547ec738d82f-image.png

      輪候公屋多年,突然要「加人」怕單位不夠用,究竟如何抉擇?有新移民媽媽於內地社交網站「小紅書」發文表示,其65歲的老爺奶奶正申請市區2人單位,她與丈夫連同2名小孩,一家四口日後打算與兩老同住方便照顧,但又怕2人單位太逼不夠用,猶豫現時應讓兩老繼續以2人單位等市區派屋再「加名」,還是先「加名」再轉排較大單位。帖文引來網民熱議,紛紛獻上「攻略」,建議她待老爺奶奶獲派公屋再「加名」,可更快獲得大單位。

      該新移民媽媽於「小紅書」以「香港申請公屋,等了6年現在加名還是繼續等?」為題發文,指她一家四口均為非永久居民,而65歲的老爺奶奶已輪候公屋單位逾6年,原本在新界已到配房階段,但因兩老想轉回市區居住,於是繼續以2人單位申請身份排隊。

      該新移民媽媽指出,她與丈夫及兩名孩子打算以後與兩老同住,方便照顧,但又怕2人單位太細不夠用,猶豫是要等兩老取得公屋後再「加名」申請擠逼戶調遷,還是現在直接「加名」,「如果現在加名的話,由於一家四口都不是永居(永久居民),只有2老人是永居,2永居拖2非永居,只能加我和老公名字,不能再加2個娃(2個娃其中一個還要等一年才有單程證)」。

      她形容自己的情況較為複雜,「聽講派房那時需要過半人數永久,如果加小孩名字,就要等老公3年多後換永久才夠過半人數。再者,加了名,從2人隊伍換4人隊伍還要排隊更久,所以好糾結」,遂求問其他網民,「真心很煩惱,求助大家幫幫忙看看?萬分感謝」。

      952ed18b-7e73-4c6b-b89a-90a540944d87-image.png

      帖文引來大批網民提供攻略,主要都建議新移民媽媽先等兩老獲派公屋單位再「加名」,認為可更快上樓及調到更大單位,「加名,因為剛拿了公屋,新住戶不知道要多少年後加名才能換大屋」、「先拿了房,兩人單位,然後申請加名,等過半數永居申請擠逼戶調遷,6人住2人單位應該會是第一天選房,大戶可以任選了,時間短」、「最好先拿到公屋,然後去加名!到時一邊抽居屋一邊排擠逼戶,你哋6人住2人單位排擠逼戶,排名一定靠前,這樣比較快上到樓」、「既然你老爺奶奶都開始派屋了,就別考慮別的了,先拿了房子先。有個居所定下來先,也是好事啊!」。

      根據房委會公屋擠逼戶政策,凡「家庭人數總和不超過9人」及「居住密度平均每人少於7平方米室內樓面面積」的公屋租戶均可申請,(資料圖片)

      根據房委會公屋擠逼戶政策,提供位於市區、擴展市區、離島及新界的公屋單位給符合資格的公屋租戶申請調遷,凡「家庭人數總和不超過9人」及「居住密度平均每人少於7平方米室內樓面面積」的公屋租戶均可申請,而申請者家庭人數包括現時租約上的認可家庭成員。

      另外,如個別認可家庭成員符合下述特殊情況且申請時能提交有效的醫療證明文件,在計算居住密度及家庭人數時均可作一位額外家庭成員計算:

      1. 已經懷孕十六個星期或以上
      2. 為非短暫性需要於室內倚靠輪椅活動人士
      3. 為四肢癱瘓人士
      4. 為須長期於家中洗腎人士
      5. 為患有過度活躍症人士
      發佈在 公屋輪候討論區 公屋 加名 擠逼戶 小紅書
      公屋2022公
      公屋2022
    • 公屋漏水!廁所喉管滲漏房署僅三度影相無即時處理

      漏水情況真的很誇張!有大埔廣福邨居民於網上發文訴苦,指家中廁所室內喉管出現嚴重滲漏問題。她兩度向房屋署反映問題,署方卻只3次派員入屋拍下情況,未有即時處理。帖文引起熱議,並引起當區區議員注意及提供協助,最終於發文5小時後房署便派員上門完成維修。

      gbdcjKyErHO3HXuMUueQVhA_ajcmoEtbTDTmOkw05jo.jpeg

      該名居民於昨日(11日)下午2時在fb群組「大埔 TAI PO」發文貼出照片,只見接駁在廁所天花板的U型隔氣彎管位置嚴重漏水,如同水舞間般,幸好滲漏的水較清澈,而非糞水,但已十分影響日常生活。

      居民自嘲道,「我家打卡位,緣份一到聖水來臨」,指出情況已持續了一段時間,「撞正樓上用水要快閃」。她無奈地說,「我心好亂」、「其實都唔知道點解可以咁,刺激」、「定係去樓上夾時間用廁所」。

      xyz5Tkc_X2FciczivB1-pzCSShzU45vo97XMVfe1zFU (2) (1).jpeg

      她表示,其實喉管已是第二次出現問題,上次只是滴水,去年亦已更換過喉管1次,沒料到最近突然變淋水。她指出,曾兩度向房屋署反映問題,署方卻只3度派員入屋拍下情況,未有即時處理,而家中長者又不肯讓她找坊間的維修師傅上門。

      樓主自嘲漏水位置為打卡位,「我家打卡位,緣份一到聖水來臨」,指出情況已持續了一段時間,「撞正樓上用水要快閃」。(資料圖片)

      帖文隨即引起熱議,近千網民按讚或留表情,並有200多個留言,有網民嘩然,「嘩,呢啲仲要等?冇得即整㗎?」,有人猜測「應該樓上有搵嘢通過,通甩咗呢個位,但都係通唔到先漏得咁勁」、「塞咗最多都係U渠滴水,上面浸水,佢咁樣噴法應該係上面通渠,隊甩咗個U隔」,有人笑言「有冇用個口接住啲聖水,或者留番畀房署用」、「欣賞樓主幽默感」、「可以慳返水費,樓上自來水拎返嚟用」。

      有網民建議,「漏到咁,直接封咗佢,樓上會好快搵你合作處理」。有人則提醒,「唔建議自己拆,仲要幫樓上清埋頭髮廚餘各種惡心嘢」、「租的話一定等房署搞,你自己郁過,日後有乜事房署都唔再包,玩自己」、「你打去房署嗰啲維修冇用,直接打去房署主任同佢講,佢哋先會真係安排維修上嚟幫你搞, 同埋你漏水嗰條應該係污水喉,樓上沖涼水、洗手盆啲污水乜都流晒落你嗰個單位,好易有菌好唔衛生!」。

      帖文成功引起當區區議員注意及留言提供協助,直到昨日傍晚6時,樓主更新帖文指出,「感謝大家幫手推post,房署剛約我7點處理!感謝大家!」,並於7時許再更新道「已完成維修」。

      發佈在 公屋討論區
      公屋2022公
      公屋2022
    • 公屋遲交租!租金援助2023欠租延期申請

      香港房屋委員會昨宣布,在今年1月至6月期間,公屋租戶如有短暫經濟困難未能及時繳交租金,可向房委會申請暫緩發出遷出通知書。若申請獲批,房委會將在這段期間暫緩向該些租戶發出有關通知書。租戶可聯絡所屬屋邨辦事處或中轉房屋辦事處,以了解安排的詳情。

      shutterstock_1454852261 21.jpg

      此外,房委會一直透過租金援助計劃協助有短暫經濟困難的公屋租戶。在這計劃下,合資格的申請人可獲減免一半或四分之一租金,為期兩年。當租援受助人的家庭收入有所改善,或家庭人數有變動時,須主動通知房委會,以作資格覆核。房委會亦會抽樣調查,以防止濫用。

      疫情下,為幫助有經濟困難的租戶度過困境,房委會已於2020年5月至10月採取臨時措施,暫緩向成功申請的租戶發出遷出通知書。其後房委會將這項措施先後五度延長至去年12月。鑑於疫情對本港經濟的影響持續,房委會決定再度延長有關措施至今年6月,為期半年。

      發佈在 公屋討論區
      公屋2022公
      公屋2022
    • 一家三口月入5萬公屋夫婦嘆開支大:已經冇咩點使錢

      一名女網民在公屋討論區發帖,表示與丈夫育有一名2歲兒子,一家3口居於2房公屋單位,月租1,700元,父母不時會前來幫忙照顧孫兒。事主透露她在上樓後重投工作,丈夫放假亦不時去搬貨賺外快,夫婦倆月入共約5萬元,卻形容「冇咩點使錢已經冇咗3皮」。

      tMYAG4aEELPqcOS1Sd5dYsKuN1JEqxkFfcqDgn3Kg4I.jpeg

      事主公開自己每月使費,兒子學前班和興趣班學費及校車費9,200元、家用4,000元用作買餸、水電煤2,500元、外出用餐3,000元、奶粉錢800元、自己與丈夫吃飯搭車各4,000元。

      151816610453143.png

      她指兩老幫忙湊孫之餘,每天也會幫手煮飯,故水電煤費用難免較高。而她平日除了日用品,甚少有其他使費,過去1年都自行剪髮,兒子也只買二手校服,但家庭開支仍比想像中高「住緊公屋嘅你家庭開支幾多到?世界難撈,睇嚟要帶埋飯慳多1、2千。」

      每月入息中位數.jpeg

      重視早期教育 讓兒子擁更佳學習環境

      不過另一方面,事主認為部分開支恐難以削減,例如夏天太熱必須長期開冷氣,其家中有2部窗口式和1部分體式冷氣機。此外,她亦希望努力培育兒子,因此讓他一周去一次play group和參加學前班,聲言寧願自己「食少一兩餐」,也希望兒子過得開心「其實窮有窮養,可以唔去N班,但自己想盡量畀佢一個好啲嘅學習環境。自己覺得早期教育都幾重要,錢會失去,知識學咗就係自己。」

      網民:Cut不必要興趣班 VS 應付到就冇問題

      不少網民看到帖文後,建議事主首先削減非必要的興趣班開支,將來花錢讓兒子補習和上興趣班反而更好;有人則指公屋租金相宜,如兩夫婦能負擔費用,兒子亦不抱有壓力,可繼續維持。然而有網民則指事主兩夫婦月入5萬元已算不低,質疑住公屋是否超出入息限額。

      公屋是入息限額.png

      家庭每月平均開支3.02萬元

      據政府統計處公布去年7至9月《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去年第3季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由上一季的2.75萬元增至2.89萬元,升幅達5%。另外,據政府統計處2019/20年度數字,本港家庭每月平均開支為30,230元;收入較低的家庭(收入水平最低25%的家庭)每月平均開支為10,134元,而收入較高的家庭每月平均開支則超過59,000元(收入水平最高25%的家庭)。

      每月入息中位數.jpg

      其他網民表示:

      1家2口,租1,800,水電煤、電話上網費2,500,交通500、食野5,000,買野2,000

      一家3口,租金500,2架車入油80,仔仔學費0,家用900,水電150,出街食吓嘢100,奶粉20,老婆冇做嘢搵2,500 1個月,冇咩點使錢已經冇咗1,750

      3人家庭,300零呎,租金4,300蚊,水電煤1個月1K左右,食12,000左右,交通3K,其他使費6K

      發佈在 公屋討論區
      公屋2022公
      公屋2022
    • 2023建築成本:公屋76萬vs居屋90萬

      房屋委員會預計,為達致未來十年的公屋供應目標,第二個五年期需要興建超過二十萬個單位,預測建築開支將會是首個五年期一千四百七十二億元的兩倍或以上,粗略估算約為三千億港元。

      facebook_704x369__2023010608471296134.png

      房委會財務小組委員會主席陳家樂表示,現時難以準確估計,第二個五年期的總建築開支是多少,但強調政府已預留八百二十四億元財政儲備,供房委會有需要時申請。他指截至二○二七年三月底,房委會預計仍有近五百億元資金,短期內仍足夠應付所需開支,毋須動用相關儲備。

      至於今個財政年度,有大約五十七億元綜合盈餘,較預算減少約四十四億元,主要原因是投資收入和綠置居出售情況較預期差等。本年度租住公屋錄得約六億四千萬盈餘,資助房屋賣樓所得盈餘逾四十二億元,至於商業樓宇盈餘約六億元。

      展望下個年度,房委會預計綜合盈餘將會大增至約一百九十億元,主因是有一千六百個資助房屋的賣樓收入,會延至下年度入帳,令這部分的盈餘增至近一百五十億元,加上預期不需要再向商戶提供七成半租金寬免,亦令收入增加,足以彌補因向公屋租戶提供一年租金寬免所帶來的四千六百萬元赤字。房委會下年度的實際資金將有六百三十億元,是五個財政年度中最高。

      至於每個單位的建築成本,房委會表示,興建一個公屋單位建築成本為七十六萬元,而居屋則為九十萬元。比對上一年度,公屋單位成本增加十一萬元,按年度增加約一成七,每伙居屋成本則增十四萬元,即上升約一成八。

      公屋單位建築成本平均按年增16.9%

      房委會財務小組委員會今日(5日)審議本年度財政預算案及未來4年財政情況。根據房委會最新的財政預測,該會財政儲備料至2027年3月底有497億元。每個公屋及居屋單位的建築成本,則各增至76萬元及90萬元,按年度增加16.9%及18.4%。
      委員會主席陳家樂稱,房委會目前財政穩健,亦會審慎理財,暫毋須政府注資,惟隨着下一個5年期公營房屋供應倍增,粗略估算建築開支亦跟隨急增,強論會謹慎理財,確保資源用得其所。

      現時政府已在財政儲備預留824億元,作公營房屋發展和相關基建之用。房委會財務小組委員會主席陳家樂表示,房委會現時財政穩健,暫毋須政府注資,惟隨着下一個5年期公營房屋供應倍增,粗略估算建築開支亦隨之急增,惟強調現時僅屬初步估算,暫未能提供實際數字。

      至於每個單位的建築成本,房委會表示,興建一個公屋單位建築成本為76萬元,而居屋則為90萬元。比對上一年度的數字,公屋單位成本增加11萬元(去年為65萬元),按年度增加16.9%;每伙居屋成本則增14萬元(去年為76萬元),即上升18.4%。

      發佈在 公屋討論區
      公屋2022公
      公屋2022
    • 1
    • 2
    • 3
    • 4
    • 5
    • 18
    • 19
    • 2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