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大家一個問題:我現時係一家4口同老爺奶奶姑仔一齊住5人單位,老爺係戶主,現在老爺奶奶姑仔想另外申請公屋,如果申請成功甘我地一家4口會唔會被房署要求調遷返4人單位咖?
u8hk.com | 最新公屋配房編號 (地區/人數)
新2:1457500 新3:1452600 新4:1409800 新5: 1433400
擴2:1402800 擴3:1389800 擴4:1382300 擴5:1404000
市2:1379000 市3:1371000 市4:1372400 市5:1378900
「住大啲」不是空談!都會區新公屋加大面積
-
發展局公布最新「香港2030+」規劃評估,到2048年,欠缺約2600至3000公頃土地。至於整體土地需求,由2016年估算約4800公頃,增至最新評估約5800至6200公頃。
房屋需求估計約100萬個單位,與2016年評估相同,包括考慮了至2044年家庭住戶數目增幅的最新推算及重建公私營單位等。
當局指出,土地需求估算增加,主要假設需要更大居住空間,今次的評估較2016年假設的單位平均面積增加一成及兩成,若以公私營房屋需求分布計算所需樓面,並以平均每戶2.6人計算,新增單位的人均居住面積將分別為215平方呎及237平方呎,較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的中位數、即161平方呎高。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說,愈住愈細是社會的一個痛點,可考慮未來在「北部都會區」的一些新土地上,令單位平均面積增加一成及兩成,舉例4人公屋單位由不足400呎,若可增加兩成至近480呎,也總比現在好。
至於私營房屋,他說,未來會考慮在政府賣地或重建項目,加入最少200至210呎的要求。
黃偉綸說,希望香港人可以「住大啲」不是空談,但要些時間。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亦指,「住大啲」及「可能住平啲」並非不可能,若日後在「北部都會區」甚或交椅洲人工島所提供的土地可滿足供應時,是有空間調整住房人均面積,相信樓價亦會調節,但中短期仍要追回供應與需求的落差。
-
等你起樓派樓都要十年八年後既事
-
公 公屋2021 moved this topic from 公屋討論區 on
其他網友回應
您可能會有興趣:
Copyright © 2022 u8h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