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變富戶,都好難超額。
新來港5家人同一公屋!長女想自己排一間
-
香港公屋難求,輪候時間動輒逾5.7年,一位新來港女子日前在網上透露,指雖然全家五人均未成為永久居民,但父親有意提前交表排公屋,她則因與後母關係較差有所卻步,希望可以自己再排一間,並為此向網民求教。女事主本月中在「小紅書」發文訴說,指嫲嫲是香港永久居民,父親在兩、三年前移居來港,她則於今年8月與後母、弟弟和妹妹一起來港,父親最近提出一家五口一起申請輪候公屋。
然而因她與後母關係較差,不希望同住朝夕相對,故對一起排公屋有所卻步,
第一,我不喜歡我後媽,不想朝夕相處;
第二,我個人認為以後也是要交生活費的不如自己有個公屋,爭執少一點,不喜歡爭來爭去;
第三,我後媽也不喜歡我爸對我好,離太近會很麻煩。
事主又在回覆中補充,指全家暫時都並非永久居民,父親最快要在數年後才取得永久居民身份證,但他指可以提前遞交申請。她就排公屋一事向網民求助,包括可否自己申請公屋;如與家人一起申請後,日後自己再申請會否有影響,例如所需時間更長等;以及如果她加名、以5人家庭名義申請是否可獲派更大單位。
網民:講到公屋好似好易排
帖文獲不少網民回覆,有人指其想法天真,形容得申請公屋似乎很容易;有人則指她即使獨自申請,輪候時間也要10年起跳,相反5人家庭申請則有機會獲派更大單位。有人則慫恿她獨自再排一間公屋,聲言:「沒有那麼久的,將來結婚生子了可以換大的,超級快,而且可以自己選擇住哪裡。」
獲配屋時最少一半成員為永久居民
根據房屋署資料,剛來港定居的人士只要年滿18歲或以上,及符合其他申請資格,便可以申請登記,不過在獲配入住公屋時,至少要有一半名列申請書上的家庭成員,必須在港居住滿7年並仍在香港居住,而18歲以下子女在以下情況會視作已符合7年居港年期規定:
不論在何處出生,只要父母其中一人居港滿7年;或
在香港出生並已確立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兩成公屋申請者為新移民根據房屋署統計調查,截至2020年3月,內地新來港人士(即居港少於7年的居民)佔申請比例20%,較2018年的19%微升。
另外,有約6%申請者表示,有意安排內地家人或親屬來港定居,他們大部份是配偶關係(46%);其次為子女(32%);而「其他人」則佔12%,包括兄弟姊妹、配偶的父母、子女的配偶等。
-
[頭條日報] 新來港5人家庭申請公屋 長女出文呻渴望獨自一間屋
香港土地問題嚴重,公屋成為不少市民的希望。有女網民於內地社交平台發文,指一家五口皆未成為香港永久居民,但其父親有意提前遞交申請表輪侯公屋,但她因為多個原因希望自己獨自申請輪侯,為此於網上發文請教。
該名女網民於內地社交平台發文指她一家五口都並非香港永久居民,只有嫲嫲是永久居民。而父親在兩、三年前移居來港,最快要在數年後才取得永久居民身份證。今年8月她與繼母、弟弟和妹妹一起來港。
最近,其父親提出一家五口共同申請輪候公屋,並指可以提前遞交申請。但女網民表示自己與繼母關係較差,除了不想朝夕相對繼母外,她亦不喜歡父親疼愛自己;再加上女網民認為與其日後需要給家用,倒不如自己有一間公屋,避免日後為瑣碎事情而爭吵,因此希望自己獨自申請輪侯公屋。
女網民希望得知自己是否符合資格、如果與家人一同申請後,日後會否較難申請,例如更長的輪侯時間、另外如果她加名的話,以5人家庭名義申請是否可獲派更大單位等,因此在網上發文向其他網民請教有關問題,引起不少網民回覆。
有網民指出即使申請輪侯一人單位,輪侯時間有可能需要10年或更長時間,相反以5人家庭申請,有可能獲派更大的單位;亦有網民直指其想法天真,覺得申請輪侯公屋是一件易事,仍未明白在香港排隊輪侯公屋是相當困難。
而根據房屋署資料,申請公屋的家庭必須符合下列的申請資格:
申請者必須年滿18歲。
申請者及其家庭成員必須現居於香港並擁有香港入境權,其在香港的居留不受附帶逗留條件所限制 (與逗留期限有關的條件除外) 。
申請者的住戶總每月入息和總資產淨值不得超過現行的限額。
申請者及其家庭成員在香港並無擁有任何住宅物業。
配屋時,申請表內必須有至少一半成員在香港住滿七年,而且所有成員仍在香港居住。 -
有邊個唔想自己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