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bl 拒絶第一派小西灣,再轉你想轉的區
派市區公屋:順天邨想轉葵涌區博最後一派
-
獲派公屋,惟距離子女學校甚遠,作為家長不免陷於兩難。一名港媽發文訴說輪候公屋8年,二派市區的順天邨,惟因子女學校位於葵涌,為方便子女上學,欲轉區博最後一派,然而做法令網民批評浪費資源。
一名女網民上周六(29日)在Facebook群組發帖,表示一家人輪候公屋8年,獲首派黃大仙區彩雲(二)邨。她坦言想接受該次配房,但家人前去視察環境時「行得辛苦」,形容「屋企人對膝頭行唔到斜路,當日已經行到痛」,只得拒絕配房。
事主指第二次編配為觀塘區順天邨天瑤樓一個中層單位,月租2,040元。惟她指現正就讀中一的子女,就讀葵涌邨的學校,她卻找不到有車直接往返順天邨和學校,可能要「駁車」,故猶豫應否申請轉區,
「諗住佢入到市區學校嘛,我係咪應該申請轉區穩陣啲?各位畀啲意見&為我哋一家祈禱好嗎?喊出嚟,我都係諗住博。我都唔知轉咗會唔會快,主要睇嗰區有冇起新樓。」
網民:博第3次 VS 轉校仲好
不少網民看到帖文後,指很多人都渴望抽到市區公屋,批評事主不懂感恩、浪費社會資源。有網民則建議她博第3派,亦有人建議她考慮為子女轉校。事主則指,曾物色順天邨附近學校,亦已向學校「叩門」卻不成功,加上孩子頗喜歡新學校,令她陷於兩難,但坦言不介意派到舊樓,「我唔嫌舊呀,最開心派舊嘅畀我,間隔好過新樓,係小朋友返學真係難搞,惟有叫個小朋友努力啲。」
公屋分布全港4個地區
據房委會資料,現時公屋分布在全港4個地區,包括市區(包括港島及九龍)、擴展市區(包括東涌、沙田、馬鞍山、將軍澳、荃灣、葵涌及青衣)、新界(包括屯門、元朗、天水圍、上水、粉嶺及大埔)和離島(不包括東涌)。
由於市區公屋資源緊絀,新登記的公屋申請者只可從其餘3個非市區的地區選擇其一,作為將來編配公屋的地區。不過,合資格申請「高齡單身人士」、「共享頤年」或「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並選擇與年長家庭成員居於同一單位的人士,則可選擇以上任何一區。
因應市區公屋供應情況,房委會現容許登記日期(或相應登記日期)為2015年9月30日或之前的公屋申請者,即申請編號在G1379101/U0402269或之前的申請者,如仍持有有效申請,可選擇更改公屋選區為「市區」(包括港島及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