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eem to support JavaScript. As a result, your viewing experience will be diminished, and you have been placed in read-only mode.
Please download a browser that supports JavaScript, or enable it if it's disabled (i.e. NoScript).
居屋交投持續,黃大仙慈愛苑2房單位以515萬元(未補地價)易手,富誠地產鑽石山宏景花園分行物業顧問駱承德表示,慈愛苑3期G座高層3室,實用面積506平方呎,2房間隔,向東北望山景,以515萬元(未補地價)成交,實用呎價10,178元,原業主於2016年9月以378萬元(未補地價)購入,持貨5年帳面獲利137萬元,單位升值36.2%。從單位相片可見,外望翠綠山景,客飯廳分明。 分3期發展的慈愛苑,建有12座,提供約4,020個住宅單位,其中3期於2000年落成,樓齡較年輕,且座別亦較1和2期多,3期為康和式設計,每座每層8伙,恍如私樓格局,向來3期備受用家支持。
窗景同裝修都幾吸引
抽到必賺的
邊個計架,印花稅廿幾萬?
原本想公屋換居屋全家住得更好,卻引爆家人之間互不信任問題。一名港男與父母同住公屋,最近打算以公屋抽居屋,但父母擔心日後隨時被兒子趕走而拒絕,除非新買的居屋由他們來做業主。事主對於被認為反骨感到無奈,直言從未有此想法,一直只盼婚後跟妻兒、父母同住。
一名20多歲男網民本周三(23日)在「香港討論區」發帖,表示自己出社會工作一年多,月薪2萬多元,跟不到60歲、仍然在職的父母同住公屋3人單位,現時正繳交雙倍租金,而家中所有支出,包括租金和水電費均由他負責。
事主指打算今期以綠表抽居屋,但身為戶主的父母表明反對,只因擔心換居屋後會被他趕走、「唔畀屋佢哋住」。事主對此感到無奈,稱從沒想過趕走父母,二人遂要求他簽訂合約,
「佢哋又話,換都得,要我寫份合約,講好換居屋後唔准趕佢哋走,業主的名要寫佢哋,供就由我供。」
事主稱自己只想換一間面積較大的3房居屋,將來結婚後跟妻兒和父母同住,不禁反問「咁都有錯?」然而父母卻批評其想法天馬行空,
「(父母)又話我先20幾歲,人哋30幾40歲公屋都冇間,你就想有居屋住?唉,我都係想供間居屋,一家人一起住,點知父母咁樣。」
不少網民看到帖文後,形容事主此舉或令父母有感他「不孝」、「反骨」,指社會上有很多例子都是子女換居屋前後兩個樣,認為其父母為了保障自己才會這樣做,亦有網民質疑事主結婚後,其妻未必想跟老爺、奶奶同住。此外,另一方面有網民認為換居屋還有很多實際問題,包括其人工是否能負擔供樓等。
兄妹抽到都無機會揀樓
各位好,黎緊想抽居屋有啲問題想請教大家。 本人居住緊5人單位公屋。然後想以兩位成員名去抽居屋。想問大家萬一如果抽中的話,除咗名間公屋就變三個人,間公屋會唔會比房署收返架?
《施政報告》提出發展「北部都會區」,房屋協會早前表示,會在粉嶺、洪水橋及古洞北興建專用安置屋邨,預料會在2024年分階段落成。房協近日向城規會提交申請,放寬古洞北屋邨的地積比至5倍,以增加214個單位至2,868伙。 文件顯示,該專用安置屋邨毗連雙魚河,與豪宅「歐意花園」僅兩街之隔,將會興建3幢34層高的資助出售房屋,以及一幢32層高的出租公屋,邨內將興建安老院舍、幼稚園和零售商舖等,並會設有庭園等休憩地區。
房協向城規會提交的文件顯示,將於古洞北新發展區第24區,興建專用安置屋邨,涉及4幢綜合用途大樓,相關大樓介乎32至34層樓高,包括1層地庫停車場和2層平台,今次申請是要求放寬該屋邨的地積比率,由4.5倍增至5倍,增幅為11.1%,以增加額外214個單位,令整個項目的單位總數增至2,868伙。
該專用安置屋邨毗連雙魚河,與豪宅「歐意花園」僅兩街之隔,相信大部分單位可以看到河景,鄰近港鐵「落馬洲支線」,鐵路後方將會發展成市廣場(planned Town Plaza),屋邨的另一邊則預料會興建醫院,旁邊亦會有古洞北區域供冷系統。
文件顯示,該安置屋邨其中三幢大樓會將會發展為資助出售房屋,各樓高34層,將以平台相連,平台將會設有社福設施,包括安老院個,餘下的一幢大樓則是樓高32層的出租公屋,毗鄰有零售商舖和幼稚園。
項目將設有不少於7,760平方米休憩用地,包括有緩跑徑、192個單車泊位、庭園等,平台亦會亦有安老院舍、幼稚園等社福設施。至於地庫停車場則可提供558個停車位,當中334個屬於私家車車位,23個屬於電單車車位。
房協解釋,專用安置屋邨是要為受清拆行動影響的人士,提供安身之所,今次申請可增加相關屋邨的平均單位面積和數量,將能改善受影響住戶的生活質素和房屋供應,而放寬地積比後的發展密度,亦與古洞北新發展區內的周邊規劃用途相容。
房協主席陳家樂去年10月表示,「北部都會區」是政府長遠的房屋部署,相信會涉及不少收地及安置工作,未來會繼續配合政府的清拆行動,以及支持和協助發展都會區,包括在古洞北、粉嶺和洪水橋三區興建專用安置屋邨,預料會分階段在2024年落成。
專用安置屋邨主要為不符合房委會資格審查的受影響居民,提供多一個選擇,包括租住或購買資助出售單位,基本條件是申請人不可已擁有物業;租金屆時會再按政策而定,至於出售單位的價格會參考居屋價錢。
業主急售免佣 3xx萬居屋(未補) 2房2廳實用431呎 可按9成18年 綠表白居易上車首選 5分鐘 - 將軍澳港鐵站 10分鐘 - 往返港島九龍 大型商場/街市/海濱長廊/單車公園等。 有意PM https://m.me/MaWangYi
天頌苑康和式2房 高層 實用506呎 可做920 tel:53000363 Roy https://wa.me/85253000363
急放!!荀荀荀!!!雅濤閣 南區居屋王!!可做9成 綠表居屋 / 白居易 業主自讓盤 591 呎❨實用❩,707 呎❨建築❩靚裝 13號前交易 荀價 有意pm🌟特色:L 形大廳 ❨加裝床櫃及趟閘,可作工人房❩,大房,開揚山景,新淨靚裝,即買即住安樂窩
有意請聯絡 https://wa.me/85262860364
房委會財務小組委員會今日(6日)審議本年度財政預算案及未來4年財政情況。根據房委會最新的財政預測,該會財政儲備料至2026年3月底有577億元。委員會主席陳家樂稱,相信儲備足以應付未來5年的建築和營運成本。 房委會預料,2022/23年的建築成本為221億,較去年大增17億,增幅達9%,因應建屋量增加,隨後3年的建築成本會持續上升。房委會指,目前每個公屋單位的建築成本約65萬元,較上一個年度增加4萬元,居屋建築成本則為76萬元,較前一個年度下跌14萬元,跌幅近16%。
房委會預計2022/23年的建築成本為約221億元,較上一個年度增加17億元,增幅達9%,當局解釋開支增加是因為建屋量和投標價上升,估計隨後3年的建築開支亦會持續增加,至2025/26年會增至334.21億元。
至於每個單位的建築成本,房委會表示,興建一個公屋單位建築成本為65萬元,而居屋則為76萬元。比對上一年度的數字,公屋單位成本增約4萬元;每伙居屋則下跌14萬元,跌幅達近16%。另外,在上一個年度,有4,000個居屋單位提早收樓,令入帳期提前,令資助自資居所預算較原先預期增加5.46億。
政府在最新的長遠房屋策略提到,會在未來10年供應33萬伙公營房屋單位。房委會指,最新一份財政預算只計及將會完成約10萬個單位的財政承擔,並未計及《施政報告》和長策整個10年期的建屋量。陳家樂表示,後5年期的建屋量大增,相信屆時建築成本將會比目前估計的急增一倍以上,但強調有關估算仍是初步階段,需考慮到很多困素,難以提供實際估算數字。
去乐富房屋署登记抽了!
上車容易, 落車難 !?
聽起來好像幾好,甘22年邊度有得樓抽,需要去邊度申請啊?要咩手續啊
沒,所以大學生都可以抽
甘有沒最低人工幾多
尚無回覆
?
絕望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