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十萬湖南女.jpeg
90後內地女生香港碩士畢業第二年就賺了 100萬,跟富二代戀愛卻被拋棄,現卻還放不下那段感情。
月入十萬湖南女1.jpeg
月入十萬湖南女2.jpeg
月入十萬湖南女3.jpeg
現時天氣炎熱有不少兒童被迫住在酷熱的劏房之中,陳穎欣認為在房屋供應逐步增加情況下,當局有條件令兒童率先告別劏房,建議日後可為劏房租約設有時限條款,若有成員年齡低於16歲只可簽署2年租約,以降低兒童居住劏房數字。本年度屋宇署訂立巡查劏房指標為1650個,議員陳穎欣指出本港有10,7200個劏房,如果要巡查所有劏房需時約65年,批評政府巡查成效不彰,建議政府成立劏房監督辦事處和組織巡查隊,同時定義劣質劏房。
工聯會指出,根據政府統計處2021年人口普查數據,新界劏房屋戶佔24%,全港劏房戶中近2成住戶人口年齡為18歲以下的兒童。基層市民無法負擔適切居所,使劏房問題越演越烈。而現時不少劏房房的居住環境惡劣,部分家中更欠缺正式的溫習枱,亦有部分家庭由2015年輪候公屋至今,認為政府有責任為有兒童的劏房家庭提出適切住所安排。
該會又指出,葵涌有不少寮屋,而居住環境同樣惡劣,有不少蛇蟲鼠蟻,又曾接獲市民反映好想去其他地方住,直言無法忍受,呼籲政府同樣留意寮屋區狀況。
居住在荃灣的市民吳先生表示,自己申請公屋6至7年,惟直至現在未有消息,自己目前和太太居住的單位每月需繳交約一萬元的租金,又指由於自己年紀大,而不少業主都不願意租屋予長者,自己亦曾多次搬遷,最遠更搬至屯門一帶,期望可以盡快在荃灣「上樓」,因自己「比較熟」荃灣,不會「盪失路」。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強調,未來本港房屋供應充足,將有36萬的公營房屋供應,足以滿足30萬的需求,形容「完全足夠滿足需求」,惟過住在城規等問題上爭拗多,以致短期暫未能滿足需求,就此當局推出過渡性房屋和簡約公屋。何指過渡性房屋和簡約公屋居住環境比劏房好,而對小朋友而言「留多喺個劏房一陣都厭多 」,呼籲市民留意相關單位,又指市民「冇需要忍受」惡劣的居住環境。何又表示市民亦毋須要擔心搬遷後的轉校事宜,房屋局興教育局有專隊聯絡協助安排,而營運過渡性房屋機構,部分亦有營運學校,相信「搵合適學位唔難」。
何永賢指相關單位絕對不需要「萬幾蚊租金咁貴」,期望吳先生可以「放開一啲」,考慮荃灣以外的地方。而會後何永賢亦向吳先生提供過渡性房屋表格呼籲入住。至於吳先生的個案,何永賢估計吳先生或因等候市區公屋,故需時較長,她解釋,市區土地不足,將來公屋會集中在新界區,鼓勵長者住入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