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3 G1374
首派~和田和喜頂層😨
好處:無人會高空擲物到我
壞處:熱🔥d?
2015/07~G1374新3
2021/09~見主任
2022/05首派和田
新3 G1374
首派~和田和喜頂層😨
好處:無人會高空擲物到我
壞處:熱🔥d?
2015/07~G1374新3
2021/09~見主任
2022/05首派和田
有冇搞錯!房署係咪食屎!
諗住派和田…結果派皇后山
神經病,真係!
5.12號轉S4
今日收信
新3都差唔多個個派和田,無啦啦來個皇后⋯
新3 G1364-1366(現時S2,希望中和田⋯⋯)2022.5.12轉s4
在香港求一個安樂窩不容易,抽公屋是不少小市民的上車機會,但假如抽到的是凶宅,你又願不願意住進去?日前就有網民分享朋友收到的「配房通知信」,上面寫出單位有特殊情況,原來該單位是凶宅!事主煩惱應否接受,於是上網求意見。
有網民近日在Facebook群組出post,指朋友輪候公屋超過10年,早近終於收到房屋署的通知,指他獲派葵涌邨的一個公屋單位,租金$1,571,以一人單位來說應該是大單位,朋友滿心歡喜,但仔細閱讀配房通知書時,才發現信中寫明該單位「曾發生自殺/意外死亡事件」,即是凶宅!朋友不知應否接受,因此上網求意見。
對於應否接受,網民意見分兩派;部分認為葵涌邨「位置非常好」、「配套都算齊」,假如事主不怕其實應該接受,又有網民指「人人都終有一死,點死都係佢自己嘅事,同間屋無關」,也有網民分享自己也是住凶宅的經驗,更指多年來相安無事。
如果真的害怕,可以入住前拜四角;也有網民指假如有考慮就不如放棄,不然入住後心裡總是會覺得不安落,「等咗十年,唔爭在等第二次派」。也有網民建議先不要急著決,親自去單位感受一下,綜合附近環境再作決定。也有網民直言平生不作虧心事,「窮鬼更可怕」。
也有網民留言,指因為今次事主獲發的公屋是凶宅,因此就算拒絕也不會扣一次機會,但根據房屋署資料指,申請者在揀樓及獲發出有關「配房通知信」後,假如放棄入住單位,就會被視為「不合情理拒絕編配」。假如申請者拒絕三個配房建議而沒有可被接納的理由,其公屋申請會被取消。申請者於房屋署發出「配房通知信」前通知放棄自行揀選的單位則不受此限。而從事主分享的照片可見,上面寫的是「配房通知信」,即假如事主拒絕,就可能會被計算一次,剩下兩次機會。
今次事主獲分配到的凶宅公屋,可能是經「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獲派。因為若按一般程序申請公屋,現時公屋輪候時間平均為6年,假如想更快獲發公屋,可以申請每年約年中推出的「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符合資格的申請者將可獲得提早入住公屋單位的機會。
這些單位無論在環境、交通、社區服務、購物及醫療設施等方面均屬理想,當中有部分單位曾涉及不愉快事件,又或層數、座向、以至單位的設計等較為遜色,而根據過往特快公屋名冊所寫,有些單位曾出現「住客在半年相繼去世」、「鄰居脾氣古怪,曾襲擊其他住客」、「曾多次發生追討欠債事件」等事件。
當然,凶宅公屋其實只佔少部份,但「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最大的限制在於,申請者接受自選單位的編配,在租約生效日期起計三年內,申請者及其家庭成員不可以要求調遷。而該公屋單位首次租約生效日期起計三年內,也不能當綠表申請居屋,只能視為白表申請者,限制非常多。但同時凡願意入住「有效空置期」達12個月或以上的租戶,可享有租金寬減,不過在租金寬減期間,租戶不可申請房屋署的租金援助計劃,有得有失,儘管如此,2021年仍有逾6萬宗申請,相當搶手。
房委會公布截至3月底最新公屋輪候時間,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6.1年,較早前的6年再增0.1年;至於長者一人申請的平均輪候時間,則同樣由之前的4年,增至4.1年,輪候情況進一步惡化。翻查資料,去年12月底的公屋輪候時間為6年,已追平1999年的紀錄,今次輪候時間進一步上升,創下23年來的新高。公屋聯會認為,輪候時間升穿6年大關是預期之內,預料今年至明年初再有三個大型屋邨入伙,屆時反映的輪候時間將進一步攀升,現階段難評估會否升穿6.5年甚至7年關口。聯會預期要多五年時間,待有更多屋邨落成,才能縮短輪候時間。
截至3月底,公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6.1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4.1年。房委會指,現時約有147,500萬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7,700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即共有245,200萬宗申請。對比去年12月底的數字,當時共有24.85萬宗申請,而最新的申請宗數下降3,300宗,減幅主要在一般公屋申請,較上季減少4,500宗,而非長者一人申請則反增1,200宗。
另外,今年首季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6,0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520宗,分別較上季增加1,300宗和210宗;而同一季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則約為420宗,較上季大跌200宗。房委會︰首季多大型屋邨入伙 不少輪候已久申請者上樓房委會表示,一般申請者及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均較上一季分別上升了0.1年,主要是由於多個大型公共屋邨項目,包括粉嶺皇后山邨、深水埗海達邨和白田邨在今年第一季陸續入伙,讓為數不少輪候已久的一般申請者獲編配公屋,他們的輪候時間因而反映在最新的平均輪候時間中。根據房委會的計算方法,住戶獲編配單位後,其輪候時間才會計算在輪候數字內,今年首季有大批市民獲編配入住上述三個大型屋邨,現時輪候時間進一步攀升,顯示「隊頭」平均已輪候6.1年。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認為,現時輪候時間升穿六年高位是預期之內,而輪候宗數仍有24萬,仍處於高位。他估計屯門兩個大型屋邨和田邨和菁田邨今年內陸續入伙,合共有約9,400伙,將可反映該批獲編配上樓申請者的輪候時間,相信未來一兩季輪候時間,會進一步上升。招續指,另一個較大型屋邨大埔富蝶邨第二期,亦預料在今年底至明年初入伙,相信輪候時間升勢未止,至少會持續在高位徘徊,期望不會衝破6.5年甚至7年大關,但現階段難以估計未來的升勢。他又指,公屋輪候時間對上一次連續兩個季度不斷攀升,已經是2014年,惟現時在高位繼續上升,輪候時間更遠較當年長。
至於輪候時間何時才有望回落,招國偉認為,要視乎候任特首李家超上任後會否進一步精簡房屋程序、提早令公屋輪候者上樓,否則根據《長遠房屋策略》,要到2027/28年,即十年計劃中的「後五年」期,才有望消化到現時累積的申請人龍,令輪候時間回落。民主黨房屋政策發言人莫建成表示,本屆政府任期內的一般家庭公屋輪候時間,由4.6年急劇增至6.1年,更創下23年來新高,反映特首林鄭月娥政府在解決基層市民住屋問題上並不合格,令公眾相當失望。莫續稱,憂慮在未來數年新屋邨落成數量放緩的情況下,輪候時間將會愈趨惡化,單身人士或需長達10至15年才可「上樓」,促請政府推出更多措施協助基層市民,包括加快興建過渡性房屋、加強執行劏房租務管制條例,並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新界大面積的棕地,而非只收回「蚊型」土地興建單幢公屋。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葉文祺亦預料輪候時間仍「未到頂」,形容情況不理想,更批評公營房屋落成量一直以來都落後於長期目標。他表示,希望新一屆政府提出的「公屋提前上樓計劃」、重啟私人參建模式,及精簡發展程序等能盡快落實,以縮短公屋輪候時間。
不少人獲派公屋後,為了打造一個舒適的家,即使只是租住公屋,都會進行改動或裝修。近日,有網民開帖詢問各大網友有關還原公屋細節。原來,在歸還公屋時,是需要還原改動設備。當中,廚廁門收費最貴,更有網友稱被收取過萬元還原費。如果希望節省一點還原費,清潔工人可能幫到你!
交還公屋前 必須將已改裝設備進行還原 最近,有網友在網上討論區查詢,指他曾經改裝公屋廚廁木門,需進行還原才能交還房屋署,詢問網民們有關收費及交還公屋程序。原來,有不少網民都曾經有交還公屋的經驗,指出一般交還公屋程序是先由房屋署職員到訪單位作檢查,告知需要進行還原的設備及拍照作紀錄,並提供報價單。有些項目可以由住戶自行處理,或者可以支付費用給房屋署進行還原工程。由於個屋村還原價目收費不同,實際收費需要向所屬屋村辦事處查詢。有網友表示他朋友花費近六萬元作還原工程。不少人建議直接付費交由房屋署處理,因為找裝修師傅或自行處理,最後可能不符合房署要求,需要重新處理,花費更多時間金錢。
還原單位大門及廚房門費用昂貴 動輒過萬元 根據網友們回應,每次新公屋入伙都會見到大量大門及鋅盤被棄置於垃圾房。一般而言,由於單位大門及廚房門屬於甲類固定裝置分類,加上有防火要求,一般都不能自行改動。如需還原,價錢都比較昂貴,參考網友提供的還原價目表,還原實心廚房門連框價錢約$4,200,還原大廳實心門連框價錢約$4,000。另外,如需更換洗手間面板連洗手盆及配件,需花費約$6,200。單單是以上三個項目,還原費已經過萬元,更有網友稱他的朋友還原費高達六萬元。
裝修豐儉由人,最緊要量力而為,一位港男指自己與母親獲派公屋,原計劃向銀行貸款30萬元作裝修費,惟與裝修公司簽訂27萬元合約後,銀行拒批貸款,頓令他進退兩難,感嘆原本高興上樓卻變得負債累累。
一名港男近日在「連登討論區」發文,指他與母親最近獲派公屋單位,為讓母親有一個舒適的家,事主希望向銀行貸款30萬元,預計月供7,000元,形容「計過晒自己負擔到」。他指當時獲一間銀行「預先批核」,便即與裝修公司簽約,裝修費27萬元,
「懶係醒咁簽埋約先去借,仲好開心,以後畀到一直都係一個人湊大我嘅老母一個家。」
豈料最後銀行拒批貸款,由於事主只有6萬元積蓄,實在無力承擔整筆裝修費,形容「一個禮拜就由6萬積蓄變到爭人廿幾萬」,對此感不知所措,
「覺得人生好灰......本身返工好地地,有儲少少錢 ,上公屋交平好多租......唔知可以點做?」
網民:畀佢殺訂算
帖文隨即引起網民熱議,不少網民認為事主的裝修預算太高,「公屋裝修要30萬」、「成副身家得六萬,買埋家電都冇乜剩,仲要豪裝」;亦有人建議事主可與裝修公司商量,或者直接殺訂處理,「同裝修公司傾吓,用得番幾多就幾多」、「唔可以取消畀佢殺訂?一定要畀27萬」。
據好師傅裝修平台今年初公布、近700宗經該平台成功配對及完成的裝修案例統計數據,私樓住戶家庭收入較公/居屋住戶為高,但實際上私樓與居屋住戶的裝修開支差距不大。
2021年平均裝修開支:
根據統計,2021年全屋及局部裝修的平均工程金額約24.6萬元,相比2020年的平均工程金額23.6萬元高4.2%,不過若以每呎計算,平均每呎的裝修開支則由512元跌至485元,按年下跌5.3%。
據房屋署數據顯示,去年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為6年,可見一屋難求。近日有網民於網上討論區發文求助,指自己與哥哥輪候了9年公屋,獲主任接見後發現家庭入息超出了上限,樓主不知如何是好,遂向網民求助。
近日有網民在「連登」討論區以「公屋難題」為題發文,指以自己和哥哥的名字申請公屋,至今排期已9年,終於在今年初得見主任,但同時被告知家庭入息超過了上限。有見及此,樓主考慮加上母親的名字,或讓哥哥另找一份人工較低的工作。
樓主的家庭背景如下:
樓主續指,哥哥現職於一間大公司,最近才加了1000元人工,他又指,哥哥不僅每年會加人工,而且還有機會升職。 但是,他們只餘下一次見主任的機會,否則要再重新排。不知如何是好的樓主遂向網民求助。
帖文一出,隨即引來網民議論紛紛。有網民支持樓主哥哥轉工,表示「有公屋等於政府送數百萬給你。」不過,也有網民認為樓主哥哥的工作前景明朗,「冇理由要佢為咗你地3個廢柴放棄一份有前途嘅工」。
此外,有網民質疑「現時邊度2000元有得租屋」,又指樓主家庭月入6至7萬 ,即使租私樓都綽綽有餘。對此,樓主解釋是「識人平租,住左廿幾年」,而6至7萬是最高峰時的收入,目前樓主媽媽主要做兼職,疫情下工作天數驟減,收入亦減少。樓主又表示「如果冇爭人錢,唔要公屋都俾得起租,又要還債又要俾租真係搞唔掂」。